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谁把诗仙李白送进了监狱

(2014-06-13 06:40:05)
标签:

文化

唐玄宗

李璘

李白

历史

分类: 随感杂谈二

             揭秘:谁把诗仙李白送进了监狱

     自天宝初,春暖花开时,翰林学士李白在沉香亭为唐玄宗和杨玉环醉赋《清平调》;让高力士脱靴侍候;被赐金放还后,遂到处游山玩水,以饮酒吟诗,学道会友为乐事,倒也逍遥自在。但这种逍遥的生活,被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打破了,而直接打破李白神仙般飘逸生活者,是一个叫李璘的人。就是这个人,将一代诗仙打造成了一个罪犯;也是他,将天才大诗人送进了监狱。“谪仙人”李白所有的人生耻辱都和这个叫李璘的人息息相关。那么,这个李璘究竟是何许人也?

     李璘就是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六子。他从小失去了母亲,虽相貌丑陋,但聪敏好学,在玄宗诸子中以博学而闻名。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三月,四岁的李璘被封为永王;开元十五年五月,遥领荆州大都督;开元二十年七月,加开府仪同三司。永王李璘也风光无限地过了几十年舒坦的王爷好日子。然而,永王的好日子同样也被“安史之乱”打破了。

     天宝十五年六月,潼关失守。六月十三日凌晨,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及诸皇子等一干人众,在随行禁军的护卫下逃离长安,准备入蜀避难。六月十四日中午,逃难的车队到达马嵬坡驿站。护卫部队哗变发难,杀了宰相杨国忠等,并逼唐玄宗缢杀了杨贵妃。十五日,玄宗留下太子李亨以图恢复北方,自己继续逃亡。七月十五日,玄宗听从了大臣的建议,下了一道重要的分置诏书。其中两项最重要的任命就是:太子李亨充任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都使,南取长安、洛阳;永王李璘充任山南东道、江南西道、岭南、黔中节度都使。虽然盛王李琦和丰王李珙也充任了南北方的大都督,但他们都不赴任所,而是随侍玄宗左右。只有太子李亨和永王李璘分赴任所。玄宗的用意非常明白,李亨所负的是恢复黄河流域的使命,李璘所负的是经营长江流域的使命。

     但在分置诏书下达之前,太子李亨于七月十二日已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尊唐玄宗为“上皇天帝”。直到八月十二日,灵武的通报才到达成都,唐玄宗只好听从手握重兵的往日之太子今日之肃宗李亨的摆布了。

     分置诏书下达后,永王李璘就离开了唐玄宗。离开时,玄宗无疑是对李璘面授过机宜的。李璘于天宝十五年七月至襄阳,九月至江夏。李璘到江陵后,招募士兵好几万,并补署了郎官、御史等官员。当时,江淮间租赋上亿万,粟米堆积如山,兵源也相当充足,李璘希望借此壮大自己。至此,李璘仍是在按分置诏书行事。已当了皇帝的肃宗听到这些情况后,担心李璘有割据的企图,诏令李璘回到蜀中太上皇的身边,李璘不听从。他的儿子襄阳王李玚,刚勇却缺乏谋略,劝李璘攻取金陵。于是李璘以深惟明、季广琛、高仙琦为将领,引舟师向东,率披甲士兵五千到达广陵。但未敢扬言要取江东地区。

恰好此时吴郡采访使李希言以平级身份行文到李璘这里,诘问东下的用意。李璘因而发怒说:“我是太上皇的儿子,当今皇帝的弟弟,地位尊贵。如今我按太上皇的旨意行事,李希言竟敢按平级行文来对抗我,这是为什么?”于是派深惟明袭击李希言,又令季广琛到广陵,攻击广陵采访使李成式,李璘此时也到达了当涂。李希言屯兵丹阳,派将领元景曜等人拒战。元景曜战败后,投降了永王李璘。由是,江淮间都被震动了。

     也是在此时,居住在庐山的诗仙李白,进入了的永王李璘的视野。因为李白早已名满天下,李璘看到了李白巨大的广告宣传价值,因此,李璘三次上庐山相请。一辈子没有被人重用过,并自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在没有想到玩政治会有风险的情况下,神采奕奕、高高兴兴地下了山,加入了李璘的阵营,成了永王的幕僚。而同在江南的名士萧颖士、孔巢父、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但却拒不受邀,因此后来免祸,李白在这点上显然不及他们。入幕后的李白,拿出来的不是诸如《隆中对》式的战略方策,而是高唱:“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之类十一首《永王东巡歌》。

第二年,唐肃宗派宦官啖廷瑶等与李成式筹谋招喻李璘。当时河北招讨官皇甫铣在广陵,有兵一千多人,啖廷瑶邀请皇甫铣屯兵扬子,李成式又派人以广陵兵卒三千戍守伊娄埭,并到处张扬旗帜,大阅士兵,以壮声势。李璘父子登城遥望,面有惧色。主帅尚且怯战,麾下将士临阵脱逃就在所难免了。对决尚未开始,李璘手下以季广琛为首的几员大将就已经悄悄地逃亡了。

决战当晚,皇甫铣摆阵江北,燃起一束束芦苇火炬,令每人各执两炬,火影乱于水中,将一江流水照得通明。李璘的侦察人员以对方的兵力虚增两倍告急,李璘的军队也举火回应。致使李璘怀疑肃宗的人马已经渡过长江,遂携带儿女以及部下逃跑,到天明才察觉侦察有误。当唐肃宗的人马大举进攻时,李璘便一败涂地,带领残军向南逃去,后来,被追兵斩杀于大庾岭。

李璘未败时,太上皇(唐玄宗)还是心疼这个儿子,下诏:“李璘降为庶人,迁置房陵。”等到李璘被杀后,皇甫铣将李璘妻儿送到蜀中,太上皇伤心不已,唐肃宗也不宣李璘之罪。

东巡的永王李璘败北了,想做一番大事的诗仙李白也输了。李白以从李璘罪被囿于大牢。用杜甫的话来说,李白面临的是“世人皆欲杀”的窘境。后来何以未被杀呢?在《新唐书.李白列传》中,是这样记载的:“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当时郭子仪任左仆射兼天下兵马副元帅,且为平定“安史之乱”主心骨,有这样的人愿意以自己官位为李白赎罪,李白当然不能杀,而被判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浔阳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为所判的罪是长流,即将一去不返,因而他第一次说出了“平生不下泪,至此泣无穷。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的伤心话。李白此时已届暮年,“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觉忧伤。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正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该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这样,李白经过一年多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那首千古传唱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今湖北武昌),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赋诗抒怀,发思古之幽情。不久,李白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将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谁又能想到,一代天才大诗人,一生飘逸不羁的诗仙李白,竟因玩政治造成了晚年的悲凉境遇。其实,李白只适合做一个纯粹的诗人,而不是翻云覆雨的政治家。诗人狂放自由、恃才傲物的秉性,根本不适合在尔虞我诈、欺上瞒下的官场里混。“赐金放还”如是,“永王东巡”亦如是。事实证明,文人只要涉足官场政治,若不脱胎变成政客,似乎注定是没有好果子吃的。由此可见,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大文人、大诗人最好不要随便玩政治。

                                                              (全文完)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欢的:

一. 龙凤呈祥喜洋洋              (家庭亲情        共八篇)

二. 开宦官娶娇妻历史先河的唐朝宦官(随感杂谈一   共九十三篇)

三. 杨贵妃命殒马嵬驿后的奇闻传说  (随感杂谈二   共八十四篇)

四. 杨贵妃为干儿子安禄山洗澡之谜  (随感杂谈三   共八十四篇)

五. 第一个用文字描述欧洲的唐朝人  (随感杂谈四   共九十二篇)

六. 广西漫游记                 (旅行图文      共十六篇)

七. 京冀津之行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八. 初夏鄂赣游                 (旅行图文      共十八篇)

九. 金秋北疆行                 (旅行图文     共二十三篇)

十. 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一.新西行漫记                (旅行图文      共二十篇)

十二.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图文      共十一篇)

十三.走进西藏                  (旅行图文        共八篇)

十四.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十五.家乡寻踪                  (图说家乡      共十二篇)

十六.影像深圳                  (图说深圳     共二十九篇)

十七.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