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福利性用地
一史海拾零
这个标题是不是很眼熟?当然喽!本来就是借用我们现如今的福利性用词嘛!没想到吧?北宋初年的福利性用地政策,一千年后又轮回到如今来运用了!是不是正应了佛家的千年轮回论?!
先说北宋初期的福利性用地是怎么一回事吧?北宋建国伊始,汴京城里还有很多闲地,同时,城里也有许多没房住的穷人。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并解决穷人的居住问题,宋太宗赵光义,决定把城里闲置的土地卖给穷人,让他们盖房居住。因为是一项惠民福利政策,所以宋太宗要价很低;除临街空地不卖,由政府建成店铺和酒肆,然后租给商户,搞些服装一条街,美食一条街等等外;其它空地则分成一、二、三级出卖。一级土地每亩两万文,二级土地每亩一万文,三级土地每亩五千文。要按当时的地价计,这己经是很便宜的了。
宋太宗曰:“以上空闲地土并许军民僦赁投状承买。此后并不得更有请射。”“现任近臣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请射盖造,广置产业。”这是什么意思?“投状”是指提交申请书,“请射”是指申请购买。这两段话合起来的意思是:开封城的空闲土地本属国有,现在朝廷把它们作为惠民福利低价出让,凡是正在租房居住的老百姓包括军属都可以申请购买。但是,在你买了一块地之后,就不能再申请购买第二块地了。另外,高级干部不能申请购买闲地,广置产业。因为他们不是穷人,而且都有房子。
福利性用地政策好是好,可它有漏洞;因为它没有对每个人购地的面积作出规定。假如某个投机商借用某个穷人的名义,利用朝廷定下的低价,一次性买断上万亩空闲土地,然后再高价转手卖给那些没有机会和条件购买低价土地的人。这样一来,朝廷改善穷人居住条件的愿望就落空了,反倒便宜了那些投机商。别以为这是在说古,现如今的福利性住房或经济适用房,不也在上演着北宋初期的一幕吗?
不过,即使有漏洞,总还是有穷人得到了实惠。所以,上述政策还算是好政策,至少初衷是美好的,一如我们现在的福利性住房或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初衷。当然,北宋时还没有福利性住房或经济适用房,只有福利性用地或经济适用地,我们姑且把宋太宗低价出让给穷人的空闲土地称为“福利性用地”或“经济适用地”吧。
宋太宗推出了大批福利性用地,希望能帮助无房市民自主建房。结果呢?这些福利性用地或称经济适用地却成了权贵们的盛宴。“诸王置产请射,与民争利,邸舍雄丽,群议纷然”,而真正需要买地建房的无房户到处托关系,跑路子,反倒买不到一块福利性用地。对于这种发生在宋朝的荒诞事情,凡是当今对福利性住房或经济适用房申购黑幕有所了解的朋友,大概都会觉得似曾相识吧?
幸好北宋初期的百姓比较老实。没有谁上网发帖,也没有谁上街闹事,更没有访民一拥而上,这让领导们省了不少心。如果这事发生在北宋末年,恐怕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没准又会出现“逼上梁山”的故事。
(全文完)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你喜欢的:
一.老婆原是一片天 (家庭亲情
共七篇)
二.煌煌大唐始於“贞观之治” (随感杂谈一 共四篇)
三.观吴佩孚批示有感
(随感杂谈二
共四十一篇)
四.一条鸿沟造就了大汉王朝
(随感杂谈三
共四十四篇)
五.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六.新西行漫记
(旅行图文
共二十篇)
七.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图文
共十一篇)
八.走进西藏
(旅行图文
共八篇)
九.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十.豫、陕、晋、京行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一.家乡寻踪
(图说家乡
共十篇)
十二.深圳纪事 (图说深圳
共二十五篇)
十三.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