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summer的家东北 |
分类: 甜品烘焙 |
接上篇——《小城姑娘》
小城人崇拜有钱人,但不崇尚文化。可能因为这座小城本来就没有多长久的历史,更谈不上有什么文化底蕴,大概是有十几年的工业繁华的,所以造就了不注重内涵,而注重金钱和外表的小城人。所以经常听到小城人说谁谁有钱了,很少听到有人说谁谁多有学问。当然也可能因为真正有学问的人往往内敛而谦逊,不象有点小钱的人那么张扬,所以不为人所知。
小城姑娘的生活自然是比不上大城市姑娘的生活优越的,所以小城姑娘更能吃苦耐劳。小城姑娘也因为没有大城市姑娘那么见多识广,所以更容易满足。
小城姑娘没有农村姑娘那么质朴,也不如大城市的姑娘那么大气,小城姑娘仍然有着城里人的狡黠和圆滑。而我对于这一点一直没适应也学不会,倒是来北京以后感到很适应,因为北京人没有那种复杂的“小”心机。
前些天看到小城几个要好的女同学春节聚会的照片,发现除了一个变得我使劲想也想不起来是谁的,其他几个都比我和另外一个在北京的同学漂亮。当年看着差不多的几个人,多年以后,有了越来越大的差异。那个我认不出的同学原来是最清纯漂亮的一个呀,后来因为生活的变化,完全没有了从前的气质,最早呈现中年妇女的模样。另外两个结婚最早的,现在仍然年轻漂亮,身材也没变。而跟我关系最密切的同桌,上学时形影不离的那一个,现在看起来最漂亮最有气质,很有几分少妇的风韵,越发显得有女人味了。
这种女人味是我在现在生活的大城市中看不到的。生活在北京的女人当然是更有见识也更有前途的,但是这座城市太大气了,大气得让女人细腻不起来,让女人女人不起来。
——《小城姑娘》下
——我所说的小城,其实就是我故乡的小城,跟其他的小城并不相同。小城也有很有文化底蕴的,即使并不富裕,却有很长久的历史,不是我所说的小城。而相对于北京的其他所谓小城,其实比我家乡的小城大得多,在我看来都是大城市,也不是我所说的小城。
关于小城,还有许多故事和许多有故事的人,以后有时间再写。
上次写完《小城姑娘》的前半部分,就看到有家乡的人给我留言,是我所在那个小城的名副其实的老乡。留言很长,我没来得及看,再看时却没有了。可能因为留了邮箱,所以被网页自动删除了,很遗憾。
桃酥材料:
A:低筋面粉130克、糖粉70克、小苏打粉1/4t、泡打粉1/4t、盐1/4t、白油75g(我用黄油代替的)、全蛋30g、核桃适量(原方是30克,我觉得用不了那么多)
B:装饰:余下的全蛋液即可
做法:
1、
2、
3、
4、
5、
6、
7、
制作提示:
1、
2、
——方子参考《孟老师的100道手工饼干》
桃酥也是东北小城很常见的一种点心,很喜欢这个方子,烤出来就是小时候吃的那个桃酥的味道,但是更健康。这个桃酥我做了三次,第一次做的最好吃。第二次火候烤得不够,香味还不充分,第三次有点烤过了,盖住了香味。可见同样的方子,每次都会因为操作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烤好后的桃酥膨胀了许多,所以烤之前要留有间隙~
还记得我第一次烘焙做的是芝士蛋糕,其实最简单的烘焙是饼干,而我是从难的做起了。饼干看起来花样繁多,其实只要方法正确,几乎可以说是零失败,其他我喜欢的几款饼干方子:(点击下面的小图或文字即可查看做法及过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