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到德州已有月余,学习生活基本适应,已入正轨。平静之余,时有趣事发生,整理出来,权当一乐吧。
一、家庭爸爸的“纽约腔”。家庭爸爸妈妈来德州前,曾在纽约市生活和战斗了多年,尤其是家庭爸爸鲍勃,据说就是纯正的纽约人。家庭妈妈丹妮丝当着孩子们的面,深情地回忆起与鲍勃同学初识时他那浓重的纽约口音——把arm里的r念得极夸张,在鼻腔里共鸣老半天才喷出来;还有isn't的sn音,也发得极其古怪,一般人学不来。几个孩子听罢妈妈的介绍,非拉鲍勃爸爸过来比划一下他的纽约腔——在德州生活若干时间,现在的发音貌似已没那么“纽约”了——鲍勃也不扭捏,用原汁原味的纽约腔道:“This
arm isn't my arm(这条胳膊不是我的胳膊).”只一句话,便逗得大家满地打滚。
二、“高头大马”生病了。大家都知道贝贝的寄宿家庭有狗,有人还知道其中那条大狗的名字叫“比欧弗”,但没人知道家里还有大马。其实,家里的“大马”不是别个,就是那位小德妹。这匹“大马”,是家庭妹妹小奥开发出来的——不知怎么的,她跟德妹玩起了骑马游戏,身高一米七几的德妹手足并用趴在地上,就成了小奥妹的大马。周末贝贝跟我们视频的时候,听得背景不断传来奥妹开心至极的大笑,间以脆生生的几声“马嘶”。问贝贝,她说,小奥妹骑着她的“高头大马”满屋乱窜呢。德妹也不嫌累,奥妹要骑就让她骑。跟贝贝聊了好几十分钟,奥妹的狂笑声就没断,德妹当然也就没法歇着。转天,贝贝早起上学,跟我们视频道别时压低声音说:“德妹病了,发烧,今天不能上学了。我只能自己去。”瞧瞧,“大马”累病了吧?好在,德妹身体底子好,呆在家没上学加上看了一天电视,晚上就全好了。
三、一个月能长七公分?贝贝自古是个小个子,大概一米五五吧。赴美前去武汉参加培训,跟洋洋蕙冰小语等几个姐姐相比,差大半头呢。她自己倒会解嘲:“一米五五,这是我的身高优势,小巧玲珑,典型的东方人。”尽管她这样说,我还是希望她能再长高点,毕竟才十五岁嘛。前两天,贝贝突然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们,她跟德妹还有赛蜜奥妹逛商场时,大家一起量了贴在墙上的身高尺,贝贝量的身高居然是5.4英尺,按一英寸2.54厘米换算,是一米六二还多。她自己很震惊,量了好几次,又掰着指头算了好几遍,都是这个结果。她给我们一说,我们也窘住了,完全不知道是不是该相信这个结果。看看日历,她出去才不过一月,这样短的时间连窜7、8厘米,从科学道理上是讲不通的。目前唯一的参照就是那把尺子,而过去熟悉贝贝的人无缘见到她,在她身边的又全是新结识的,谁也说不清她究竟长高了没有,或者长高了多少。这个小小的谜团,还是等亲眼见到贝贝时再揭开吧。

1米55的贝贝,身高“优势”还是挺明显的吧?

据贝贝自拍照显示,运动裤貌似短了一点。
交换生贝贝赴美记
一、贝贝今天启程赴美;
二、从北京到凤凰城;
三、在凤凰城接受培训;
四、凤凰城里趣事多;
五、抵达德克萨斯,入住寄宿家庭;
六、开学前一天贝贝的日志;
七、初来乍到的乐事和糗事;
八、平生头遭在美国选课;
九、家有四个大小宝宝;
十、课堂上的压力和乐趣;
十一、思念家乡的《神州赋》;
十二、贝贝的三个默契;
十三、一个月长高七公分的谜团;
十四、贝贝与家长们网聊实录(之一);
十五、贝贝与家长们网聊实录(之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