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孩子阅读名著
(2008-08-10 11:32:53)
标签:
最美丽的观众家庭教育孩子家长理想励志成功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再谈孩子阅读名著问题
中耀
作为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家长,您一定知道让孩子读名著的重要意义吧!比如阅读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以及《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扬家将》《岳飞传》等其他许多的经典著作,引导孩子读一点名著,应当是必要的,会使孩子获益匪浅。因为名著经过了历史的沉淀,体现了人类的睿智,是打开青少年眼界、提高其文化素养不可缺少的养料。这是文化传统继承问题,也是培养孩子文化底蕴问题。
作为家长,您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呢?
现在的家长已越来越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常常听到这样的话: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啊,一个不读书、不读名著的孩子,他的知识面怎么能宽?他又怎么能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又如何去传承发展和发扬和光大?他的人生又会有怎样的发展前途?
但从实际生活中来看,如今父母们大多望子成龙心切,不少家长对阅读课外书多有微词:现在的孩子面临的是“考试竞争”,哪有工夫看这些闲书?
大多数家长认为:在如今竞争的社会里,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好课本,只要把课本上的内容学会了,比啥都强!他们把视点仅落在升学考试上,平常的学习、阅读都围绕考试这个中心,凡与考试无关的知识均被认为不重要。造成家长的错误认识原因是极为复杂的,要纠正起来也绝非短时可奏效,但家长们的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
其实,对孩子来说学习最重要的方式是读书。因为课本的世界毕竟很小,课本的内容毕竟很不够,而孩子们将来所要面临的世界将是广博无限的空间。孩子们整天做作业并没有拓宽视野,而不读书、只是死扣课本,就可能成为视野狭窄的“井底之蛙”。
有的人,一辈子没读过名著之类的书籍,因此说他的文化修养是有缺陷的,其本人以后也会后悔的。
前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读书日》栏目,请听众用手机短信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结果只有七八个人回了短信,其中只有一个人读过《红楼梦》其余的人都没有读过上述书籍。还有一个人读过《福尔摩斯探案集》,其余人读的都是一般的杂书……这种状况实在令人遗憾。
“人生至要是读书”“书可以治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角度,引导、鼓励孩子读点名著也是大有必要的。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公民喜欢读书,其中犹太人对书的爱最为热衷。在犹太人的家庭,当小孩稍稍懂事时就会举行一种仪式,母亲会翻开滴上蜂蜜的《圣经》,让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用意就是直观地告诉孩子——书是甜的。
读书,可以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因此也会促进社会的发展。然而我国竟是读书人相对不多的国家之一,这不能不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最近,国家教育部在重新修订的教育大纲中,开列了20部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论语通译》、《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哈姆雷特》、《堂吉诃德》、《哥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匹克威克外传》、《老人与海》、《读美书简》。应该说,这是教育决策高层充分考虑到了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本着引导孩子多读些课外名著,保证其健康成长、成才、成人的重要举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人生应该读几本垫底的书”,就颇具远见卓识。上述推荐的名著,显然应属“垫底的书”之列。
下面我与家长们谈谈如何帮助孩子读书的问题:
在是否引导孩子读点名著这个问题上,不少家长确是存在一些误区:一是怕课外读物冲淡了课本知识的学习。其实,一本好书,就是一位良师益友。一般说来,课本知识需要精读,课外读物则提倡博览,课外阅读得多点能拓宽孩子的视野、增加孩子的知识面没什么不好。社会所需要的也是具有多方面广博知识、一专多能的建设者,而绝非只会背书、考试的书呆子。应当肯定:课外书读得越多,孩子的知识面就越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3+X方案考的就是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那种死背课本、知识面窄的孩子,在今后考试中往往会捉襟见肘,而课外阅读广博的孩子,一定会“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得到实惠的。
其次,怕孩子因读名著而占用学习时间。有的家长以为孩子学习紧张,没时间读课外书。从今天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小学生的学校课程和作业就相当多,而且还要学“琴棋书画”等特长班,孩子已基本没有了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中学生更忙:忙作业、忙辅导班、忙家教……也很难再有宽裕的读名著时间。但总是有人读过上述的书,他们的经验是:孩子读书早(孩子受早期教育、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兴趣和习惯)周恩来、鲁迅、茅盾、巴金、丁玲、冰心……都是在6~9岁前就读完了这些书。如果不能在小学前后读完这些书,进入初中之后(准备迎接中考),以后真的很难再有时间阅读这些课外名著了。如果你想让孩子多读一些名著,就应当积极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让孩子早读书。尽早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给他们提供足够的书籍特别是一些名著,这是育儿成才的一个良方,请家长们很好的考虑和安排孩子的读书时间。
再次,怕孩子读课外书分心。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会无意识地去寻觅课外读物充实自己的。比如不少学生喜欢看品位不高的言情小说、阅读凶杀武打故事、甚至低俗的刊物小报。再就是上网聊天、浏览低俗网站、看卡通动漫……中学生中还不乏众多的追星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没有占领这块阵地所致。所以,与其让孩子们盲目追求时尚、追求潮流、追求低俗的浪费时间,还不如正确的引导他们阅读名著,拓宽视野、增加知识面,去学习那些伟人及其为人类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
读课外书的方法很多,作为家长要善于在实践中摸索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有效就是好方法。
欢迎浏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