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吃葡萄?----谈培养孩子的一种方式
(2008-07-31 16:19:13)
标签:
爱在中国行家庭教育早期教育励志成功兴趣和成才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钱钟书先生是《围成》一书的作者,他还写过很多文章,在那些文章中不乏名言警句。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给最后吃......”看起来这不过是吃葡萄小事,可是联系到人生大事就有个琢磨头。如果换成钱来比喻,可能更容易明白:有人有了一笔钱,就急着把它花出去尽早享受一番;有的人却不急着花掉它,而是等到以后最关键的时候再去花(所谓把钱花在“刀刃上”);如果再有头脑的人,会把这笔钱作为资本,去投资创造更多的财富,以后再慢慢享受,岂不更妙?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富户人家,生活奢侈,从他家的脏水沟中经常流出被糟蹋的粮食。这被一小和尚发现,捞起粮食晒干后又储存起来。后来这富户人家破败了,连饭也吃不上了。小和尚就用当年储存的粮食救济他,他感激不尽地问:你怎会有这么多粮食?真心的感谢你这样好心肠的救济我!小和尚回答说:“你不必感谢我,这粮食原本是你家的,我不过是替你从水沟中捞起来并储存了而已......”
我这里想说的是:现在我们有些当父母的育儿不当,正是用先吃好葡萄的方法教育孩子,结果自然难免让孩子后来再去吃剩下的那些“小的酸葡萄”。
我家附近就有这样一户人家,家里的经济条件非常好,甭管吃穿,一律高档。爸爸给孩子买的饼干全是广州来的高档品;孩子吃的点心也都是西式的奶油糕点。妈妈还似夸非夸地说:我这儿子特别会享受,吃的、穿的全挑高档,普通饼干一口也不吃。上桌吃饭,爷爷奶奶也总给他最好的......
生活中不光是富家的孩子如此,一般人家的这样的孩子也不少。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食品也会不断的改进、改善,孩子们喜欢吃的饼干、点心也一定会越来越高级,而且可能一辈子也吃不完最高级的点心......但是,谁能保证生活总是一帆风顺的呢?万一有个“天灾人祸”呢?万一有个变化吃不到最高级的点心呢?万一又大又好的葡萄吃没了呢?如果只剩下那种又酸又小的葡萄,甚至连“小的酸葡萄”也没有可吃的,那时候,你那娇生惯养的宝贝孩子还能适应吗?
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如果生活变得“由奢入俭”那就不好办了。所以有人说:“再富不能富孩子”。鲁迅先生曾说:“人如果生活上贪图更多的享受,那就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还有一句话说得好:“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可见,我们在生活上不能过于溺爱、娇惯孩子,因此我们不能把最好的葡萄先给孩子吃,而应把最好的葡萄留给孩子最后吃......
欢迎浏览我的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