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行走40国汶川地震都江堰就业灾区四川汽车 |
分类: 行走40国在【亚洲】 |
每一个废墟,都是这个城市的一块伤疤,遗憾的是伤疤太多,当地的居民都疏散到靠近郊区宽敞地的帐篷里去了,城市的废墟上只看到一些外地来的拾荒者.
地震之后,还有工作做,在当地人眼里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有工可做,他们的脸上才会展现难得的笑容.
脑袋灵活的,已经走出板房,自己寻找出路.
但是,板房区的灾区人民多数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我们决定去都江堰少有的一个复工的工厂去看看.
这是都江堰市工程机械厂,是一家生产吊车部件的私营企业.虽然厂房也受到轻微破坏,但是由于平时安全准备充分,当时做工的工人全部逃出,没有一个伤亡.
震后,工厂马上做了厂房的维修和加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只是几天的时间工厂就让员工们复工了.
工厂生产的吊车配件也是灾区最需要的.
厂长是成都人,地震前后他一直坚守在灾区.他说,他的工人多数都是都江堰人,如果不开工,他们只能拿每月300元的救助金,但是现在复工,工人们可以拿到每个月2000元的工资,对于失去房屋的工人来说,现在也正是需要钱的时候.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工人们是我此行见到的最快乐的都江堰人.工作对灾民的精神抚慰比金钱更重要.是的,比起那些整天耗在40度高温的帐篷里的灾民来说,有凉爽的地方做工确实是幸福的.
这是厂长给工人们每天中午准备的午餐,也是工人们每天吃的最好的一顿饭.
厂长说,晚上回帐篷住的工人没有地方做饭,都是吃救援的速食面.所以中午在工厂的这顿饭一定要他们吃到热菜热饭.
对于没有工作的灾民来说,就只有每天领救灾米了.
在街上,灾民要排队登记每天才能领到一斤米.还有10元钱.
为了这一斤米,他们必需要出示户口簿等证件,还要进行详细的确认手续.
在灾区,有人为拿到的米只有8两而大发脾气.
你想想,本来失去房屋或亲人,心情就不好,每天又在这闷热又不能洗澡的帐篷里,无所事事.唯一做的事就是领每天一斤的米,小事也变成大事了.所以我认为,此阶段,重建家园的首要任务就是让灾民就业.
在街上我看到,动作快的,已经在维修办公室和商铺.
我希望看到更多人不等不靠,通过这样的自救,来谋生.
但是,在危房里做生意,还是要注意安全.
毕竟都江堰的余震还很多,在余震中继续倒塌的房子也不在少数.
这里是都江堰曾经最热闹的幸福大街.如今往日的幸福在一夜之间搁浅.
在这里我发现了一个难得的可以吃到热面的地方.
当地电视台的记者在午餐后,在这里可以小憩一下.
这条小巷里已经全部是危楼.
风景区门口的广场也成了帐篷营地.
居委会搬到路边的帐篷来办公.
我感受到了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努力.
古老的房屋已经不能遮风避雨.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警也会越来越少见.
危房不安全,牛肉拿到街上来卖.
我身后的清真寺已经震烂了.
大减价的场面随处可见.
有些危险的电线还没有来得及弄好.
街边的景象.
我来到都江堰的汽车客运中心.
庆幸的是,客车复通了,去成都方便了,有些不想空等在这里的都江堰人开始去成都市寻找工作机会.
目前,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是就业机会,有了工作就有了希望,就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所以希望无论是当地还是外地的有关部门看了"行走40国"的这篇文章之后,能够切实地提供就业岗位给渴望恢复正常生活的灾区人民.
推荐我的连环画专辑优雅英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