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时节话高铁

标签:
春运车票铁路高铁等级车厢 |
分类: 游记中国 |
这些年中国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就是高铁,回国时也有过多次体验,恰逢春运今天就来说说中国的高铁。
中国高铁的起步并不是最早,但却是目前全世界营运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可见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
因国土辽阔和人口众多,铁路一直都是中国交通运输的中坚力量,无论在全国各地哪座上些规模的火车站,都会见到海量的人群(图为南京火车站内)。我在中国坐过数不清的火车,从蒸汽机时代一直坐到今天的高铁时代。
跟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乘坐蒸汽机车(当年最快的特快列车大概是每小时60公里)600公里走十几个小时相比,今天从上海到南京的300公里只要一小时的确是不小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票价涨幅也不可小视,80年代600公里距离的特快票价是10元,现在上海到南京300公里的高铁要150元,火车的速度提高了5倍而票价却提高了30倍。
关于票价高铁道部有N多解释,不过从车站的建设看,就不难理解为何火车票价贵。现在全国各地的火车站都在与时具进地翻修着,而且好像还都是按同一张图纸建的(本文图片分别来自上海、南京、无锡和南昌等车站,我不注明谁能看出区别?从建筑艺术角度来说,我们就是在高价复制混凝土怪物)。它们确实比以前高大明亮,但举架比火车实际使用空间高出这么多倍是否有必要,而且天桥如此之高还经常伴随自动滚梯停运,这就更给乘车的旅客带来了不便,也同时增加了安全隐患,真可谓是花了大价钱取得低效益,如果钱是自己的能这么花吗?
中国铁道部跟西方发达国家的铁路公司在运营上还有一点不同。国外的火车站基本都是开放式,人们可自由进入站台,中国火车站的站台是封闭的,所有人都要在候车室等车。由于火车站都是宏伟的超大型建筑,候车室往往距离站台有相当遥远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旅客都是在开车前10分钟之内才被允许进入站台。
所以经常会看见赶车的人潮像马拉松起跑一样,其实这么处理安全隐患未必就会少,也给长途旅行又带了很多行李的乘客带来极大的困难,对老人和小孩的危害就更大。本来在这个世上应该是花钱的人比提供服务的人舒服,可在中国很多时候却是反着的,看着穿上新制服的铁路员工在明亮的站台上闲庭信步,再看那天南地北的老乡们,跑得铺盖都散了包丢盔卸甲般的狼狈,这真是全球难见的东洋景啊!
中国高铁在宣传片上感觉比航空公司还气派,可实际中的高铁远没有铁道部宣传的那么好。跟普通列车相比,高铁的列车员年轻漂亮些制服美丽些,对乘客的嗓门小了些仅此而已(至少我没感受到什么服务,唯一的服务就是查我的票和兜售一些纪念品)。这餐饮区也没看到什么餐饮,只是变相地增加了一节座位不很规范的车厢。
这里是高铁的二等车厢,感觉与普通火车区别并不是很大,原来的对面座现在变成了大家一致朝前坐,把桌子取消之后容量应该是更大了,所以座位上面的行李架也就更不够用了。
这里是一等车厢,每排少了一个座位感觉空间宽敞了一些,可票价也贵了不少。从这冷清的画面不难看出,中国百姓对票价的承受力还是比较脆弱的(直接点说就是铁道部的定价不合理,一边是老百姓买票难,一边是空着车厢跑,这是极大的浪费和不道德,尤其是在春运期间,无论怎么说都不应该让这样的情况再发生)。
此时列车的时速已达每小时314公里,在如此高速的情况下,这些站着的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据我的观察,他们从开车到到站基本都是站着的,而根据高铁官方的说法,该车应该是全程对号入座,因此排除了站票的可能。那如此戒备森严的火车站,又是如何让这些人能无票登车呢?如果真出现紧急刹车的情况,他们以及他们周围人的安全又将如何来保障呢?
在一等车厢的座位上我看到了这样一本服务指南。虽然车比较新但指南已经很旧了,二等车厢几乎是看不见,一等车厢也达不到每人一本。列车开启后,没有乘务员像空姐那样给乘客示范解释安全事宜。所以,目前高铁除了速度高以外,服务基本还只是停留在宣传片里。
这本书上介绍了中国各地高铁的建设情况,这上面说到2020年,中国高铁的通车里程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并基本覆盖全国。这消息是很令人振奋,但如果只重速度和数量不重视内涵和质量,我想恐怕通车的越多后果就会越严重。
欢迎收看我所见到过的各国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