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人、选人、用人之古训

(2011-04-30 17:36:35)
标签:

知人

选人

用人

七观法

古训

国学经典

文化

分类: 国学经典

知人、选人、用人之古训

 

 

    针对知人之难,中国古代的大师们提出了一些知人之法,可供各级领导选人、用人时参考。

    孔子提出了“听观法”,认为知人不能只是“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做到“观其所由,察其所举,视其所安”。

    庄子提出了“九征”法,即: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吕不韦有“八观六验”法,八观即: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六验即: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恃;哀之以验其心;苦之以验其志。

    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七观法”,以帮助人们知人识人。包括: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刘劭提出了“八观法”,在刘劭看来,人才的最高准则是“内中和,外平淡”。他在《人物志》中指出,“八观法”就是:观其夺救,以明间杂;观其感变,以审常度;观其至质,以知其名;观其所由,以辨依似;观其爱敬,以知通塞;观其情机,以辨恕惑;观其所短,以知所长;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更多文章推荐:

 

思想的赤裸                       彷徨(小说)

虔诚(杂谈)                      抢劫(小小说)

年终奖(小小说)                 一束康乃馨

只言片语(4):心在哪里,机会就在…  只言片语(3):挡住你的是一张纸

国庆长假的烦恼                   台湾最流行的歇后语

靠团队取胜                       知人者智,自智者明--王建平学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