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越忙于台务分身乏术,阅读写作均成奢侈。老鸭酷爱张越文章,故诱其入瓮,软硬硬施,使其为老鸭点睛。天物不可暴殄,美文不该私吞,贴出来与朋友分享。
CCTV
半边天张越撰文:<<拆与盖>>
是在拆吗?别拆了,再拆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有的石头就是石头,有的石头是灵魂与血肉,拆走了这样的基石,人就垮了。
有一次采访一个获国际摄影比赛奖的中国小女孩儿。获奖照片拍的是北京街头一景:寂静荒败的老教堂紧邻着繁华热闹的新商场。我问小女孩儿:你自己怎么读解这幅照片?她说:“教堂”代表腐朽没落,没有希望,“商场”意味着欣欣向荣,生活越来越好。
我毫不吃惊,我相信再找一百个中国孩子,我会得到一百次同样的答案。可怜的孩子们一出生就毫无选择地被塑造成了同一种人,他们历来不知道灵魂世界的存在,只认识一个由各种东西组成的现世,所有的东西都有标价,犹如一个热热闹闹的商场,活在这个世界就是要抢东西,抢东西就要付得起价签上的钱。他们读书也罢,工作也好,营营役役,盘盘算算,你争我夺,欺人与自欺,伤人与被伤,全是为了这同一个目的。然后,东西越抢越多,心里却越来越不高兴。他们开始抱怨:疲惫、无望、无趣、无安全感,不幸福……他们都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越来越拧巴?世人为什么越来越败坏?生活为什么越来越狰狞?反正千错万错,总不会是我的错,在相互失望和指责中,胡乱地度着时光。最后,没有灵魂的人过成没有灵魂的老人,毕生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着,因为除了这个摆满东西的世界,我们实在没有别的归宿,不能不去又不知到底去哪儿,这让我们万分恐惧魂飞魄散,最终在哀怨中走向毫无尊严的终点。这就是“商场”里的一生!
人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眼睛能见的无非“商场”里的东西,于是物质就成了一生所托。可人除了眼睛和耳朵,不是还有心吗?心之所想,情之所动,魂之所寄,算有还是算没有呢?算有,可是看不见呀?算没有,可它明明在呀?无视他的存在是什么结果,这几十年乃至几千年,看得还不清楚吗?
拆了灵魂去换东西,一边拆还一边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世界,自大愚蠢莫过于人!天道无言,就以为天道不存。天心想:懒得理你们!
也许我弄错了,也许不是在拆,而是在盖?的确,是时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