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志在从商报考什么专业

(2008-03-23 22:30:22)
标签:

教育

高考

经济类考生

报考专业

要因人而异

分类: 精彩草根一言堂

志在从商,应该报考什么专业?

————答08家长圈博友MZ     

山路水桥 http://blog.sina.com.cn/slsq

  昨天上午,纸条箱里看到博友MZ(根据其个人意愿隐匿其名)发来条子说要在网路上开着大奔来接我去她“家”看她的博客,并要我去发表一点评论。过去一看,才发现原来是她在自己的博客上转贴了一篇高燕定的文章《立志从商,应该学什么专业》。

  博友家评论栏和留言板都已经关闭了,而且她文章的标题还明白告诉我“文章看后即删”,我连忙仔细地看了一遍,匆匆地通过小纸条告诉他,我基本赞同高老师的观点。由于纸条字数很有限,我也没打算多写,就在这里多讲几句了。

 

  该文是旅美学者高燕定老师回答北京06家长Fenny的问题(这大约应该是06年6、7月间的事了),大致摘要(因为MZ真的很快就把该文删除了,我没能复制到该文,所以以下语言文字与原文可能有点不符之处,请朋友指正或提供原文或其网址)如下:

 

北京Fenny家长的问题:
  Fenny的孩子的职业志向是商科,她在征求了一个为“中国银行界翘楚”的同学的意见时,得到的回答是“国内大学的金融专业,读的内容太少,而且与国际不能接轨。孩子如果将来真想搞金融,现在可以先学法律专业或者会计专业等有明显专长的专业”。再或者“如果孩子能够适应学习工科的话,最好本科先读工科(好象说这样更有利于开发智力)。本科结束后,再转方向到攻读商科硕士,到那时候在金融专业领域内一定会有更大的优势。”
  但也有朋友对Fenny说,如果孩子立志从商,就应该报考商科,不必为了“开发智力”而先学工科,这样反而可能得不偿失。


高燕定老师的问答:
  一.肯定Fenny的那位银行界翘楚朋友说得没错“国内大学的金融专业,读的内容太少,而且与国际接不上轨”。认为“就是在美国大学里,‘金融专业’也与国内差不多,学的‘金融理论’虚的东西多”。
  二.赞同先学“会计专业”观点,“会计专业”学的东西实在,确能学得一技之长。学“会计”的可以轻易转做“金融”;反之则不然,学“金融”的当不好“会计”。
  三.对于“孩子如果将来真想搞金融,现在可以先学法律专业”持怀疑否定的态度,指出这句话在美国似乎显得一点道理也没有。
  四.非常支持“如果孩子能够适应学习工科的话,最好本科应先学工科”的观点。说这样不仅有利于“开发智力”,而且“如果有了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或者化学工程的背景”,就有能力“理解各种领域里的产品”,对搞“金融”工作会有极大的帮助。而“多数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是可以通过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的课程和工作实践来得到弥补的”。

 

  山路水桥《草根一言堂》认为:

  高老师的上述观点,以及f女士的那位银行界翘楚朋友说的话确实颇有见地,本人基本上都能同意。但是,也并不是100%的完全认同。

  不完全认同的主要原因:我觉得高老师的有些话,以及那位银行界翘楚朋友说的一些话,是针对情况不很普遍的某些特定的家长(考生)讲的。而对于属于一般情况的家长朋友,可能不一定都适合。我认为对于不同的考生情况,要做适当不同的分析与估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因人而异”。下面就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说明:
  一.
如果你志在从商,一般情况下现在就去报考商学院,这是理所当然的第一选择。在商学院的各专业里学习,只要努力,还是能够学到不少东西的。否则这些院、系和专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不可否认,商学院所有各专业,课程少、内容初等、也比较浅显,相对于工科来说,学到的内容确实是少了一点(相对于理科而言可能更少)。而且“经济学各专业”的多数课程确实也只是讲到一点“定性”的概念,对于将来要在经济金融领域内希望做深入发展的朋友来说,只有经济学的这一些“定性”的概念是远不够的,“定量”的计算可能更加重要。

  但是,在经济金融领域内能做深入发展的人毕竟是少数能研究涉及到顶尖经济问题的人则更少。所以,志在从商,报考商学院,这是理所当然的第一选择。 
  二.不太认同“志在从商,最好‘先学会计本科’,再读‘金融硕士’”。这两个专业不存在谁依存谁的关系,也没有先期、后续的关系。先读“金融本科”再读“会计硕士”也不能算是本末倒置。

  不太认同“金融专业本科”学不到什么。从国内情况看,“会计专业本科”学到的东西的“质”与“量”,与“金融专业本科”相比较,差别其实也不是太大,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相反从学习课程来看“会计专业本科”的“面”相对还窄了一些。

  从两个专业的基础知识“覆盖面”来看,既有不少交叉,又有更多明显的互不兼容之处。两个专业的毕业生适应工作类别的面确实也并不完全一样,但是不能绝对地说某个专业毕业生,适应工作类别的面更宽广得能够包含另一个专业。

  还有一个问题是,有关朋友告诉我“先学‘A本科’,再攻读‘B硕士’”会有不少内容会有所重复。要分离出重复的课程是很容易的,而要分离出重复的内容却并不很容易了。

  而“先学‘A本科’,再继续攻读‘A硕士’”,那么基本上不会遇到这些情况。

 

  那么“立志从商”的高三学生,究竟应该报考什么专业?
  我的看法是:干金融工作会有多种分工,可以说层次也会完全不同。应该根据考生自身具体情况的不同,和对各层次的目标要求的不同,可报考不同类别的专业(这里必须得说明,虽然专业分工各有不同,工作层次也有不同,但是都是有所作为的,只要大家都努力了,那么大家都是可以非常成功的)。
  一.如果我们只是想得到一个普通的稳定的薪水不错的饭碗,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直接去报考商学院的金融专业、会计专业或者报考经济类的其他专业。

  “本科阶段”学到的这“一点点”知识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对于从事一般性的金融、会计、营销、贸易、广告策划、证券、保险、期货、物流、人力资源、仓储等工作,应该是够用了。
  二.如果我们的目标不是一般性的工作,希望将来学会参与进行某个经济行业(公司)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或者还想作一些一般性理论上研究和探索,那么本科报考具有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和化学工程的背景的专业可能就相当好。

  其原因,高老师他们都已经分析过了,还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更符合实际的是,你完全不用这样考虑,本科报考金融、会计、营销、...,而选修几门具有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和化学工程的背景的专业课程就相够了。
  三.山路水桥的补充观点,如果我们希望将来能就一些顶级的问题做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探索,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应用数学系,稍稍多学一点数学理论和数学思维方法(应该注意该“应用数学系”必须有你选定的金融数学专业或金融数学方向,你要读的不是纯数学理论,那个东西可能也不一定合适你)。或者选择报考“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最多的”物理专业,也很不错。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多数人的本科读的数学专业。

 

  说得更坦率、更直白、更明确一些,实际上对于“志在从商”的大多数普通考生来说,都是属于第一类的情况。大家完全不用多加考虑,直接报考金融、会计、营销、贸易、广告策划、证券、保险、期货、物流、人力资源、仓储等专业就可以了。


  而第二类报考专业(先学工科)取向,应该只合适于较少数的优秀考生,毕业与华东理工大学的经济学家成思危副委员长就是最典型的一个。

  他们必须要有相当明确的奋斗目标,攻读金融(经济)硕士学位是最低要求。否则,真的犯不着为了“开发智力”而先学工科,白白牺牲了四年时间,反而可能得不偿失


  至于第三类报考专业取向,应该是比较个别的具有较高天赋的考生。

  他们除了对“经济(金融)”有相当明确的奋斗目标外,还必须对数学课程也要有一定程度的兴趣爱好,攻读金融(经济)博士学位是最终要求。然而,在你作出这个选择之前,一定要明白“此项选择风险特别大”。

  ——成本分析:学好数学专业是不那么容易的,数学课程内容极为抽象、单调、枯燥,难度不比寻常,要比常人花更大的力气;

  ——收益分析:如果学得不好,可能离开你的“经济(金融)专业大目标”就反而会越来越远了。如果你成功了,那么你还并不是马上就真的很了不起。

 

  对于在本科阶段直接读“经济类”专业的同学,有可能(并不勉强),应该争取多选修几门应用数学的课程,如概率统计、运筹学、微分方程。

  但是你光学一点“经济数学”肯定是远远不够的,甚至连考研大纲的要求也达不到。

  假如你选择了具有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和化学工程的背景的专业,或者是物理专业,那么你在读本科阶段时,就要充分注意选修有关经济类的基础课程,要切实为回归攻读“经济类硕士”打下最起码的必要基础,否则你可能就很难实现最终的“回归”了。

 

  最后,我要特别推荐著名旅美华人经济学家李奇在新浪做嘉宾谈访节目时(请朋友们帮我搜索一下网址,记得当时高燕定老师是做嘉宾主持)的讲话。这位世界顶级经济学家,非常强调“经济学”研究中的数学思维的方法和数学知识的工具作用。

  无论你选择报考上面所说的哪一类专业,只要你的目标是“金融(经济)”你就注定一辈子要重视数学。

 

 

 

32423:12附记:

  谢谢朋友提供如下附录。

  除了上述本人在上面已经阐述的某些观点与高文有些不太一致外,高文内涉及的某些其他观点(包括选择港大,不需要理由)本人也不很认同(本人认为选择港大,还是因人而异为好)。

  所以全文照录,只是为了供大家对照、学习、参考,并不是说本人完全赞同该文的全部观点。

 

职业志向从商,大学本科学什么好?(全文)
文/高燕定  2006-08-02 16:27:3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df96a0100048e.html

 

北京Fenny问
  高老师:记得您博客里的一篇文章,是一个17岁的深圳女孩去美国读大学的事情。其中的一些看法引起我的共鸣。我儿子从小就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校三好、区三好、市三好一路到高三毕业,还是国家二级网球运动员,获得过北京市几乎所有青少年比赛的冠军(他14岁的时候去德国接受过一年的职业网球培训)。他的职业志向是学商科,将来创办自己的公司(可能是受我的影响,我是较早下海经商的一批人),又因为我多年从事金融行业,儿子想当然的就要学金融专业。
  征求我同学(中国银行界的绝对翘楚)的意见,他说,中国的金融专业可学的内容太少,且与国外接不上轨,就算将来真想搞金融,也应该先学法律、会计等有专长的专业。如果孩子不是学不了工科的话,建议本科的时候先学工科,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智力,硕士时再转商科不迟,那时候在行业里会更有优势。采用同学的意见,等于颠覆了我们多年的观念,但在国内金融界,他是绝对有发言权的。他的意见,确实具有建设性。
  终于,和儿子达成共识,儿子以671高分考入上海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去年经教委批准成立,今年第一次招生),电气信息类专业,采用密西根教材,前两年在交大读,后两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读,拿两个学校的毕业证书。
  但是也有美国的同学和我说,如果孩子喜欢商科的话,犯不上为了“开发智力”而耽搁四年的时间。这就让我想到您文章里的深圳女孩,儿子的情况和她有类似之处(当然儿子的大学生活还没有开始)。我希望能得到你的指教,我们的选择究竟对不对?

 

高燕定回复:
Fenny:你好!
  很高兴你有一位那么优秀的,全面发展的儿子,真是了不起!我相信这与你们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眼光和精心培养有关。
  恭喜你!也恭喜他,考上了上海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的电气信息类专业!这是让人羡慕的很高的成就,可能很多人现在还没有意识到为什么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成就。我认为你们做了一个很正确的选择!这里顺便提一下港校和北大清华招生之争的话题,简而言之,如果咨询我的意见,我会不加解释地支持去港大不需要理由
  那位银行界翘楚说得没错“中国的金融专业可学的内容太少,且与国外接不上轨”,不过,我要加上一句,美国的金融也不咋地。金融理论虚的东西太多,美国也如此。所以,即使想搞金融,我也建议先学会计,会计会计,有一技之长。金融就免了。学会计的可以做金融,可惜“反之不然”,学金融的当不好会计。好几位到美国“学金融”的学生,都被我“拖”去学会计,至今没有后悔的,个个高兴。

  “金融”这名字也就在国内听着好听而已。我怀疑现在很多好学生一窝风地涌去学金融,今后也会像学生物的那样,很快面对全面的就业难的呛境。实际上,在美国,学金融的很多学生是中等的学生,而不像国内,高才生都抢着上。
  另外,不知道“就算将来真想搞金融,也应该先学法律……”这话是否科学,在美国可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在美国,学法律的人可以从事的职业确实很多,但是倒很少听说一心搞金融的人先以法律打基础,因为相差实在太远,确实没必要。这一点与先学工程再搞金融商业是不一样的。
  我很早以前就强力提倡“如果孩子不是学不了工科的话,建议本科的时候先学工科”,除了“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智力,硕士时再转商科不迟,那时候在行业里会更有优势”之外,还有其他原因。郭晏均在她那篇文章里说得好:“大部分的商业是跟工业有关系的,电子工程和化学的背景可以让我有能力学习理解大部分电子、电脑、通讯、生化甚至机械和能源领域的产品。而商学院的知识却是完全可以通过实践和工商管理硕士的课程弥补的”。
  关于上海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如您所说的采用密西根教材,这很好。你曾提到担心用全英文教材,我觉得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实际上,工科的英文教材难不到哪里去,英文教科书的语言本身是简单的,很快就会习惯,并且很快就会读得非常快。工科的难度绝对不在英文,难还是难在工科的课程本身。
  你说还提到,“前两年在交大读,后两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读,拿两个学校的毕业证书”,这一条,请落实一下。我在交大网上看到的,好像与此有出入,大意是:“成绩优异者”两年后可以转到美国密西根大学学习。所以,大学前两年还要非常用功。顺便说一下,密大工程很好,学好很难。优秀的学生在密大学电机,好像天天晚上也得一两点以后才能从图书馆回家。所以,如果交大的这个项目没有灌水、与美国密西根大学采用同样标准的话,孩子要做好吃大苦的准
  事实上,走先工后商这条路线的人现在已经不少,我在《人生设计线路图》一书里已经大力鼓吹过这条“线路”。如果心疼孩子的话,确实犯不上去吃这份苦,还要“耽搁四年”时间。但是,可知道,在美国,进投资银行做金融分析师,可谓走金融商业的最佳道路,是很多从商梦想者可望而不可及的皇冠上的宝石,是一出大学校门就挣年收入10万美元的极其少有的工作。可是,投资银行大量每年大量招聘并非商业金融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实际上是,无论是否商科、金融专业的,新人进去,个个都要参加几个星期的包括金融、会计等高强化的培训课程(非商学专业的多上两三门),考试通过才许上岗。商科专业几年的课,几星期就干掉了。所以,只要脑袋装得下,我看还是先学工好,没必要到“那边”去“耽搁”。你说呢?
  纵上所述,我认为,你们的选择好得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