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荡漾的性倒错

(2007-09-20 21:56:00)
标签:

文学/原创

荡漾的性倒错荡漾的性倒错

 

张立勤

   电影《魂断威尼斯》,是由托马斯·曼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托马斯·曼,出身于德国名门望族,一生在不断写作,192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托马斯·曼的《魂断威尼斯》,是中篇小说。小说主人公艾森巴赫,以奥地利伟大的作曲家、指挥家马勒为原型。托马斯·曼听了马勒的音乐,写过一封信给他:“你以最深邃最神圣的形式,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尤其是,托马斯·曼在马勒的第五交响曲中,听出了绝望而美妙的同性恋体验。
    一九一二年,马勒去世了。托马斯·曼写《魂断威尼斯》。小说讲述了一位中年作家的同性恋故事。艾森巴赫苦苦地爱着爱情与小说,也爱着它们的衰竭与消亡。这是一部极具内心质量的同性恋小说。而马勒是否是同性恋者,没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只有片语,比如:马勒回避女人。我想,重要的是托马斯·曼,由于马勒的第五交响曲,写出了一部小说杰作。于是我断言,异性恋与同性恋的精神地带是有区别的,不单是作爱方式的区别。托马斯·曼的《魂断威尼斯》,是在怀想马勒?还是想留下文本的本我?他在日记中写到:“《魂断威尼斯》完全真实。”
    表面的托马斯·曼的婚姻,“美好”而“道德”。 托马斯·曼去世之后,他的日记出版,人们发现他倾心的不是妻子卡狄娅,而是著名的小提琴手、画家保罗·恩伯格。保罗·恩伯格年轻,英俊,卓而不群。托马斯·曼在日记中,记录着他那揪心而曼妙的爱情感受。那是自己写给自己的文字,纸页上的泪渍隐约又斑斓。然而,那种爱情水汪汪的特质,像海水围绕着威尼斯一样。托马斯·曼的心,就是那样的荡漾在威尼斯。但是,托马斯·曼的同性爱,没有丝毫越轨行为,完全的柏拉图和干净。
    托马斯·曼没有想到,自己的这部小说,六十年后(1971年)被改编成电影,六十二年后(1973年)被改编为歌剧。历史已是这样,让托马斯·曼将这种“黑暗”之爱,从自己的骨髓中抽出,又注入到意大利大导演维斯康蒂和英国作曲家布雷顿的爱情密码里。从而,创造出了空前的三个人的《魂断威尼斯》——那是怎样的匪议所思,不得自制,丧命天涯的同性之爱。
          电影《魂断威尼斯》——爱就是这个样子
     荡漾的性倒错
       电影《魂断威尼斯》——我渴望,一直如此
    荡漾的性倒错
     我在想,同性恋与艺术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不管是小说的《魂断威尼斯》,还是歌剧和电影的《魂断威尼斯》,为什么会让所有看过它们的人,都如此地感到了惊艳而绝美?!
    与《魂断威尼斯》有关的四位大艺术家:马勒、托马斯·曼、维斯康蒂、布雷顿。他们都生就神一般的容颜,都极具艺术天赋,又都性倒错。
 荡漾的性倒错  荡漾的性倒错
         作曲家马勒              作家托马斯·曼
           荡漾的性倒错  荡漾的性倒错
              导演维斯康蒂          作曲家布雷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