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风险理财的四大陷阱
文/姜仁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赚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希望赚一分是一分,花钱和理财也趋于更加理性和紧迫性。不少投资者也从追求高回报开始接受谨慎投资的新理财观念。
于是,相对较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受到部分投资者的青睐,兼具投资和保障功能的保险理财产品红火起来。
资深房地产全程策划营销实战专家、北京姜仁工作室姜仁先生提醒大家,尽管银行理财、保险理财产品相对风险较低,但也有一些产品是与资本市场挂钩的,部分较低风险理财产品也会有收益风险。
陷阱一:预期实际收益率
3月12日,中国银行行使了“汇聚宝”三款外汇理财产品的以前终止权。此前,多家银行也有部分理财产品由于收益率不及预期而提前终止。
为此,律师提醒大家,监管部门有规定,理财产品说明书上不能再出现保本等引导性词语。目前,理财产品说明书所称的预期收益,并不等于实际收益率,但从字眼上看还是有一定的误导作用,预期收益也可解释成预期的日期能获得的收益。
陷阱二:短期理财无风险
案例:某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说,该行推出短期理财产品占用资金时间短,可按周期随时赎回,没什么风险。但详细看了产品说明书后,则发现购买起点为5万元,而且赎回须以千元为单位,保证理财账户不低于五万元;如果投资者只买了五万元,一旦有资金需求则无法部分赎回。
陷阱三:保险理财最保险
案例:陈孬(化名)去年年初投入20万元购买投连险,到去年年底资金已经缩水5万元,最后他选择了退保。资深理财人士北京姜仁工作室姜仁先生认为,目前的市场水平低下,中国并不具备发展投连险的市场条件,实际上,现在他们推行的投连险正是一个探索阶段。
陷阱四:境外机构更专业
案例:还是陈孬(化名)拿六万元委托一家境外机构进行理财,经过几个月后,只剩下了一万元,经与律师商议后才得知,境外理财公司在中国的理财子公司是没有资格的,要想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必须跟境外律师联合起来,这样的话成本很高。于是,这位陈先生选择了放弃,一点办法都没有。
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部分理财产品的收益接近了“零收益”,有的甚至是出现亏损。这就要求广大理财者理性投资,进一步提高其专业知识,避免步入盲目的理财“陷阱”。
欢迎访问北京姜仁工作室:www.jiangren.org
“牵手姜仁策划,事业更有把握”
欢迎继续关注姜仁BLOG:http://blog.sina.com.cn/khsj
精彩博文尽在姜仁博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