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出关后的大制作金砖太刺激眼球了,新颖的辫子辫法也勾起了我的兴趣。
对于开酥丹麦面团我并不陌生,蛋挞、丹麦红豆、蝴蝶酥一直是比较拿手的东东,金砖以前也曾做过滴,但和自由的比差远咧,所以今天要试试自由的这款。
没有三能重锤,我还是我的小擀面杖;没有片状黄油,我还是安佳块状黄油;没有金砖模,我把家里能估摸着用的都翻出来,总体效果还不错瓦?
嗯,嗯,还有个吐司金砖:

哈哈,很多吧?其实配方就是自由的那个,让我细细道来……
面团原料:(来自爱和自由,括号中是我的用量)
风车面包粉380克(金像B)、低筋面粉120克(美玫牌)、即发干酵母10克、细砂糖30克(60克)、盐1+1/4小匙(6克)、奶粉15克、蛋75克(85克,2个小本鸡蛋)、水215克(牛奶280克)、黄油40克。
裹入油:片状黄油220克(安佳块状黄油200克)。
模具:三能6031小蛋糕模5个、水果条1个、450克吐司模1个。
做法:(想试的TX先认真学习自由的博哈,我主要补充自己与她不同的地方)
1、面团原料后油法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擀成大片状用保鲜膜包好,放进冰箱冷藏松弛20分钟。(自由这里是冷冻,我觉得冷冻的面团过凉,包裹黄油后,黄油仍然较硬,不能有很好的延伸性,擀制面皮时黄油会出现龟裂现象,不能均匀的分布在面皮之间。开酥面团的两种材料--面皮和裹入黄油,在软硬程度一致时最好操作。掌握住这点,你可以根据气温来决定是冷藏还是冷冻。冬季温室就行,夏季有时候要冷冻,而且在夏季操作时厨房里不能有热源。)
2、裹入黄油放入保鲜袋微波炉回软后,用擀面杖压成厚薄均匀的一大片薄片,放入冰箱冷藏。
3、把松弛好的面团取出来,擀成长方形,长大约为黄油薄片宽度的两倍,宽比黄油薄片的长度稍稍宽一点。(三倍宽度覆盖也没影响,看自己习惯吧)
4、把冷藏后的黄油薄片放在长方形面皮中央包好,翻面,用擀面杖从面皮中间向两端擀压移过去,把面皮中的气泡赶出,避免把气泡包在面片里。(制作中间有气泡请用牙签排出)
5、用擀面杖再次擀成长方形后,将面皮3折过来。(自由用的4折+3折,我习惯了3次3折)
6、重复步骤4,完成第二次3折后,包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松弛20分钟左右。
7、松弛好的面片拿出来,重复第4步,再进行第三次3折。(每次折叠方向是上一次的90度)

8、折叠好的面皮再次擀成2cm厚,按需要的分量分割成长条(每3条为1组),不足的部分用切去的边角来补充。(吐司模我总量是550克,水果条是260克)
9、将面条切面朝上,拍扁后顶部放在一起捏紧,自上而下编成三股辫。
10、将补充重量的边角料放在最里面,将两头向内折,翻面,接口处向下,3个一组排入模中,在烤箱进行最后发酵。(我觉得在吐司模内用锡纸围住,这样黄油烘烤时不会从模下的小孔流走。因为黄油可以使金砖定型,出炉后不易回缩。我的水果条小砖一点都不回缩)。
11、发至约8分满,盖上盖子,入预热210℃的烤箱,倒数第二层,上下火,35分钟。
12、出炉后立即脱模,侧面朝上,放在晾架上晾凉。

如果你的吐司盒是金波的,别用它来做金砖哈,在这里有对比图,模具本身的波纹与金砖面包特有的纹路会冲突,让人看着晕呢
在贝太论坛“音乐与烘焙”的富士山面包帖我还有印象,他说是面团就是金砖一样的,我还有5个面条,把它们整形放到了小模里,每条重量大约75克:

二次发酵的条件为:温度30度,湿度65%,温度太高黄油会融化,我的长帝25B在打到40度那格大约是30度,湿度用喷水或放置一碗热水的方法解决。
高油面团的发酵实在是非常缓慢,我的吐司金砖大约4个小时才发到八分满,所以还是请选择在休息的时候做这款面包吧。
帖里说的烘烤温度220度对于我们的小烤箱来说太高了,我的就是出现了烘烤过度的情况,我想用210度10分钟上色定型加盖锡纸后,再180度10--15分钟应该可以了,以后我再试试确切的温度。
看自由帖的留言,有人追着她问面包的内部组织,我特意在第二天撕了个面包拍了:

因为面团在折叠过程中会出筋和发酵,所以这款面包不需要揉到完全阶段,也不要进行第一次发酵。我试过君之的发酵丹麦面团配方,发酵后的面团筋度太强,很不利于擀制折叠。
通过与自由的金砖比较可以看出,烘焙没有什么特定的法则,你总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窍门,关键是要动手去实践,让我们一起加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