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中信前瞻】Facebook(FB)2018Q2业绩说明会纪要-20180726

(2018-07-26 21:12:53)
标签:

财经

分类: 财经
【中信前瞻】Facebook (FB) 2018Q2业绩说明会纪要-20180726

Asia Money 许英博(Xu Yingbo)团队参评Tech科技行业,恳请支持!

【中信前瞻】Facebook (FB) 2018Q2业绩说明会纪要
时间: 2018年7月26日(周四)上午5点(北京时间)
公司领导: Deborah Crawford,投资人关系VP
            Mark Zuckerberg,CEO
            Sheryl Sandberg,COO
            David Wehner,CFO
    

【要点总结】
营业收入132.3亿美元,同比增长42%,较市场预期低1.2亿美元、差距约0.9%
日活用户14.7亿,月活用户22.3亿,均同比增长11%,环比仅分别增长1.37%和1.35%。市场预期分别为14.8亿和22.5亿,增长小幅低于预期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实施,是造成欧洲用户下降的原因之一,未来可能对收入增长有更多负面影响
业绩指引:我们预计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收入环比增长率百分比将下降高个位数。我们预计2019年的总支出增长将超过收入增长。
二季报发布后,FB股价7月25日盘后下跌超过20%,蒸发了约1,230亿美元的市值




一、公司二季度业绩简介
【财务数据】
项目
2Q18
2Q17
YoY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
13,231
9,321
42%
营业利润(百万美元)
5,863
4,401
33%
净利润(百万美元)
5,106
3,894
31%
摊薄EPS(美元)
1.74
1.32
32%
营业收入132.3亿美元,同比增长42%,较市场预期低1.2亿美元、差距约0.9%
成本与费用73.7亿美元,同比增长50%,较1Q增长13%,1Q同比增长39%。
净利润51.1亿美元,同比增长31%,环比1Q增长2%,1Q同比增幅63%。
营业利润率44%,低于1Q的46%,也低于去年同期的47%。
广告业务收入130.4亿美元,同比增长42%,环比1Q增长10.5%,1Q同比增长50%。
公司员工数目同比增长47%至30,275人




【管理层点评】
全球25亿人使用至少一个Facebook的应用程序
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巴西,印度和欧盟将举行重要的选举,这些都将成为Facebook的真正考验。在每次选举中,我们也学习和提高。 我们在打击错误信息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在第一季度,我们删除或添加警告标签的不雅内容中有近90%是使用人工智能识别的。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是行业的重要时刻。 我们看到欧洲月活跃人数下降,减少了约100万人。
虽然对安全性的投资会增加,但我们不会选择减少对新产品领域的投资
1Q Instagram达到了一个里程碑:超过10亿活跃用户
1Q我们推出了IGTV。它专为移动设备而设计,可让用户轻松地观看长篇垂直视频。
我们看到的另一个主要趋势是转向更多私人消息。 我们也一直在测试WhatsApp在印度的付款。
我们在2011年开设了第一个定制化数据中心。今天,我们在全球拥有六个数据中心,我们正在努力再建八个数据中心。
展望未来10年,我们在虚拟现实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Oculus Go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售价199美元,这将是很多人第一次体验虚拟现实的方式。
业绩指引:
展望今年下半年,公司整体营收增长将进一步收窄。原因包括:
我们预计下半年FX将带来轻微的负面影响。
我们计划发展并推广某些具有吸引力的新体验比如Stories,但这些功能目前货币化水平相对较低
我们将为使用我们服务的人提供更多关于数据隐私的选择,这可能会对我们的收入增长产生影响。
我们预计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收入环比增长率百分比将下降高个位数。
我们预计2019年的总支出增长将超过收入增长。
未来数年,我们预计营业利润率将介于35个百分点的上下水平。
我们预计2018年全年资本支出约为150亿美元

二、分析师问题探讨
Q:Facebook 核心业务 与 Instagram 的变现能力对比?另外请对比未来一年左右这两个平台广告投放和定价策略。
A:显然 Facebook 和 Instagram 都持续的为我们提供收入。Instagram 增长的更快,并为我们提供持续增长的收入。实际上,Facebook 和 Instagram 是同一个广告生态系统。两个平台都是在信息流加载广告。我们认为 Instagram 的 Story 部分是广告变现的持续增长点,我们可以 在 Story 部分做更多的广告产品。
 
Q:Instagram TV 和 Watch 两个项目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同时开展?
A:IGTV 是想建立一个移动端竖向视频的平台,围绕创作者们提供社区平台。同时,创作者们可以通过 Instagram 的社交网络触及更多的观众并强化与社区的联系。而关于 Watch ,我们是想通过 Watch Party 之类的内容使得人们可以和朋友们一同观看视频。两者的共同点是围绕视频帮助人们建立真正的连接和互动。总的来说,我们不是只想提供总观看时长,而是像帮助人们建立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Q:想确认下,你们对未来两个季度环比增长的预期真的是较去年低高个位数吗?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们认为收入增长会面临这么大的下滑?
A:是的,我们是这样预计。首先,汇率层面,我们预计将转为不利一面。然后是我们对于 Story 等新项目的关注和推广将对收入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最后,我们在隐私方面给用户更多的选择,连同 GDPR 之类规定的执行,也会给我们的收入增长带来冲击。
 
Q:你们还有一些没有进行商业化变现的项目。未来几年你们认为什么项目可以带来有价值的商业收入?对于这些还没有进行变现的项目,你们如何排序?
A:我们先是从 Facebook 开始变现,而后良好的发展到 Instagram。我们在向 Messenger 的商用变现进行尝试,还在早期阶段。最近一个成功的客户是乐高,他们上线了 Messenger 礼物推荐机器人。下一步我们会考虑 WhatsApp,我们很注重用户体验,但是我们也关注于 WhatsApp 上早起的商用生态建立。

Q:你们是否认为 GDPR(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会影响明年的广告目标?
A:GDPR目前还没有严重影响我们的收入,但我们也认识到本季度尚未完全推出,后续可能存在更多风险。广告商还在适应变化,因此现在谈长期的影响为时过早。赢得广告预算关键的是要靠行业中的相对表现,我们相信能继续做好这一点。
 
Q:你们提到,让人们更多地控制他们的隐私和数据,这就是为什么期望下半年收入增速有明显减速的原因之一。那么,GDPR的影响方面是否应该在数据和隐私方面更广泛?
A:我们认为广告客户使用自己的数据定位消费者会受到 GDPR 的影响。我们将继续关注我们的产品开发,将隐私放在首位,我们认为这将对收入增长产生一些影响。
 
Q:有没有办法提高投资在数据中心服务器、网络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回报率?
A: 关于数据中心,简单回答是我们没有计划进入云服务。 它是我们提供的计算和资源密集型服务,我们需要构建它来服务我们的社区。我对 AI 十分乐观,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现在允许我们使用更多的计算,使用系统中的所有数据来提供更好的结果,因此我们当然计划这样做。
 
Q:根据美国的近期趋势和中期选举,鉴于你们平台中存在的审查量,你们如何准备来管理内容?
A:我们对 2018 年的选举(包括美国的中期选举,以及巴西的选举和2019年初即将举行的选举)的选举更有信心。我们有一个非常大的安全团队,专注于 2016 年大选周围的安全性,我们发现俄罗斯政府正在尝试做的黑客攻击和网络钓鱼攻击。从 2016 年大选时起,我们将安全和内容审核团队发展到 20,000 人,以便能够处理我们需要做的工作量。它包括很多围绕广告的透明度工作,包括政治和问题广告存档,以及审核所有试图投放政治广告的广告商。
 
许英博
中信证券前瞻研究首席分析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2007年进入中信证券研究部任汽车行业分析师。2016年,许女士牵头成立前瞻研究团队,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率先以前沿科技为主要内容开展跨行业研究和跨境研究,研究内容聚焦于“数据产业链和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等前沿领域。许女士曾多次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第一名,多次获得水晶球奖和金牛奖最佳分析师“汽车”行业第一名,曾获II All China (Institional Investor,机构投资人)最佳分析师“汽车”行业第二名。2017年Asia Money亚洲货币最佳分析师“科技硬件(Tech)行业第二名。

中信证券前瞻研究团队成立于2016年7月。团队当前研究立足于大信息为主的前瞻科技,研究方向包括:智能电动共享汽车前瞻、物联网、云计算等,通过:1)前瞻技术研究,2)跨行业研究,3)跨境研究等方式,跟踪产业前沿。

中信前瞻团队:许英博 / 陈致宇 / 洪嘉骏 / 陈俊云 / 钱希茜 / 苗丰。欢迎交流。

-------------------------------
特别声明:
本资料所提供的服务主要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其他类型的投资者在分类结果和分类结果和评级结果评级结果与卖方研究服务风险等级相匹配的前提下,在接受卖方研究服务前,还应当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对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关于本资料的性质。本资料的性质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该项服务通常是根据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或特点,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和研究方法所提供的中长期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而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投资操作性意见:(1)该项服务所提供的分析意见仅代表中信证券研究部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因此,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2)该项服务是一项“标准化服务”,侧重于提供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判断和相对指数表现。其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每一位使用者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目标、需求等个性化情况,也不涉及每一项具体投资决策的“选股”和“择时”判断,因此,不能够将其视为针对特定投资者的、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投资操作建议,也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
关于使用本资料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在关键假设条件下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如:给予个股“买入”投资评级,并不等同于建议在当前时点/当前价位执行买入的投资操作)。(2)以往的表现不能够作为日后表现的佐证或担保。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情况并配合其他分析手段。投资者在使用该项服务辅助进行具体投资决策时,还需要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4)为避免对本资料及其对应的证券研究报告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逻辑及其关键假设、投资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需要明确的是,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使用相关服务。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版权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中的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