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袁仁国、李保芳最新发声,首次公开揭秘茅台转型样本的背后!

(2017-10-10 18:22:11)
标签:

杂谈

财经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袁仁国、李保芳最新发声,首次公开揭秘茅台转型样本的背后!

2017-10-10 酒说

 

袁仁国:打造线上与线下一体化营销链

2012年以来,茅台经济指标大增长,累计实现白酒产量44.67万吨,销售收入(含税) 2401.97亿元,利润总额1273.5亿元,上缴税金895.51亿元,工业增加值1973亿元。2017年上半年,茅台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0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55.2亿元,上交税收142.2亿元;全年销售收入有望突破600亿元,是2012年销售收入352.45亿元的1.7倍;利润总额可达300亿元,是2012年利润总额191亿元的1.57倍;上交税收可达200亿元,是2012上交税收118.58亿元的1.69倍。

同时,2012年以来,茅台企业规模大幅扩展,茅台已发展拥有全资、控股和参股公司100多家,涉足产业包括白酒、保健酒、葡萄酒、证券、保险、银行、文化旅游、教育、房地产、生态农业及白酒上下游产业等;2013年,国家技术质量监督总局将贵州茅台酒原产地域保护面积延伸达15.03平方公里,正好是茅台酒厂厂区面积;茅台是世界上最大的酿酒企业,拥有库房200多个,每个库房存酒达1500吨。企业总资产已达1529亿元,是2012年总资产561亿元的2.73倍。

面对如此骄人的成绩,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给出答案:茅台取得的逆势增长,是茅台面对白酒行业新业态及时调整的结果。随着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根本性变革,白酒行业也不例外。

从商业模式看,白酒行业要走‘线上 线下智能物流’的营销发展新路,当前传统的实体零售已悄然向着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新零售转变,线上和线下将从原来的相对独立、相互冲突逐渐转化为互为促进、彼此融合,线下门店将更加注重体验化、互动化、场景化消费;

从营销模式看,随着消费者对市场主导权的日益上升,白酒行业的营销格局不断改变,营销方式不断朝着互联网的智慧营销、文化营销、个性营销的新营销转变;

从消费者结构看,消费者消费行为更加趋于品牌化、品质化、理性化,消费者结构正在向大众消费、商务消费、个性定制、理性消费转变。

同时,2012年以来,茅台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发展:强化与新媒体的合作,在外部媒体上覆盖全媒体领域,自主创办了一报两台三微五刊,构建立体多元的宣传网络体系;成功入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TOP合作伙伴;投资20多亿元,与地方政府合作,把茅台镇打造为“贵州第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文化小镇;中国酒文化城成功获批国家4A级景区。

李保芳:酱香系列酒已基本与茅台酒形成“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保芳在采访中透露:“今年以来,茅台营销工作取得了很大的亮点是酱香系列酒实现‘量效齐升’,已基本与茅台酒形成‘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相比茅台酒,酱香系列酒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打破过去的思维观念和营销方式,以‘同心谋事、齐心干事、一心成事’等思想为理论指导,专门研究部署,采取了多种举措推动系列酒发展。”

他进一步点明了举措,根据党建思想的指导和总结出的经验:

首先我们完善了系列酒公司的领导班子,委派一批有能力的干部,同时广泛吸纳营销人才;

其次是做政策,给予允许系列酒三年亏损的政策支持,这个力度是空前的;

三是定目标,制定了系列酒三年发展目标,即:2016年系列酒销量要占茅台酒销量的50%、2017年系列酒销量与茅台酒销量持平、2018年系列酒销量要超过茅台酒销量。

思维观念的转变带动了工作模式的创新,也带来了酱香酒系列的发展:来自茅台集团的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1-8月,系列酒共销售近2万吨、销售收入约40亿元,较2016年同比分别增长161%和237%。从目标上看,今年系列酒销量与茅台酒销量不仅可实现持平,甚至可以超过茅台酒的销量。从经营水平看,截至目前,系列酒已经赚了8000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