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面试我的是“华商晨报·辽一网”。今天写这篇日志有些犹豫,因为我的这篇日志很可能被“辽一网”的朋友看到,不想什么话说得不妥,但还是想把今天的经历记下来。
“辽一网”,我还是比较了解的,应该说是“辽一网”的支持者,并且参与过他们的互动活动。到了“高登国际大厦”,“辽一网”的那位知道我的工作人员和我打了招呼,叫我等候,屋里有五六个面试者,在等候面试。这也是第一次排队面试。
后来,来了一个客户办退费的事,这边工作人员说领导在面试,心里就想这回总遇到个领导面试的了。在房间等了二三十分钟,我已经充分放松了,再说这里我还来过,所以没什么紧张情绪。
轮到我时,我敲门进屋是两位女领导,而是年轻的女领导,都是年轻人,感觉大家年龄都差不多,我原本也感觉“辽一网”是的个年轻化的团队。交谈氛围还不错,挺轻松,关键还有一位女面试官知道我,对我的情况还挺了解的。
虽然二位女领导年轻,但问了几个问题也很有水准。问我针对我的职位最擅长什么;问我对“辽一网”的了解;“辽一网”的优势;那位对我有所了解的女考官看我简历大学在大连上的,问我“天健网”有什么优势,再与“辽一网”对照一下,各自特点、优势。我感觉最后一个问题很不错。
交谈,自我感觉还好,因为之前与“辽一网”互动有所了解,再一大家都年轻人,比较好交流。
末了,说叫我等通知,我说“别的,应该给我提问题的时间!”我问了几个问题,主要是工作内容,薪酬标准、成长空间。交流了一下,那位男的“领导”,显然不想我多问了,说好吧,先这样,如果我们录用你,我们再谈。
是,现在用人单位是主,但我还是想尽可能了解一下我未来工作,做到心中有点数,免得有太大差距,浪费彼此的时间。
写到这里,我还是没有点题。我应聘的是“网络编辑”,在考官提问我时,很少说我文字能力,重点放在了,我的组织能力、营销能力,问我,如果我负责一个版块能不能独立负责活动,这里的活动就是与网友互动的活动,问我交际能力怎么样,拉外联这一块怎么样。“辽一网”我感觉重点打造沈阳的衣食住行与网友互动,显然一些业务是支撑。这里的网络编辑就是最基础的了,重点是能拉到多少业务,创造多少效益。
当然这都可以理解,市场经济嘛,况且每个企业效益第一嘛。
再有就是薪酬,我一再追问,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的答复,只是很模糊的说,分几块组成,试用是几百元。最后,一位考官终于说出一个数字某个岗位是保底300,不是说我的岗位,但我的岗位也是这个情况,几百元吧,这个几百元是二百或三五百,而不会再高,应该是这样的。
而且试用期不定,说可能几个月,有的还一年呢,也有一个月的。试用期越多肯定会为公司节约支出。
“辽一网”是一个挺大的公司了,可招人中也给出这样的工资,连《劳动法》规定的一半都不到,如果我掌握的没错的话,《劳动法》规定的: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或不得低于正式工资的80%,“辽一网”所在区的最低工资应该是700吧。是,现实中无视《劳动法》的单位比比皆是,但那些挺正规的公司也这样,可见就业形势是多么严峻。
本以为,最后无奈了,选个我最能做的吧,没想到还是变相的业务员,虽然“满城尽是黄金甲”,已是过去的热映电影了,我却想到了“满城尽招业务员!”。

回来的时候赶上下雨,沈阳车堵得很厉害。今年“五一”沈阳天气不大好啊。
但也祝每个人“五一快乐!”
求职记-13: -事-
辞了“第一份工作”
求职记-14:
-事- 三进招聘会,更大规模,却更失落
求职记-15:-事- 找到大公司感觉,找不到大公司结果
求职记-16:-事-
有些面试,是促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