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老百姓的生活不断提高,许多人对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如吃补品补药、采用体育锻炼等方式,试图达到健康的目的。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也许这句话对于人们热衷于体育锻炼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是,人们大都很忙、很劳累,难道他们的运动还不够吗?
古人云:静以养身,俭以养性。我觉得静以养身更能体现出对养生之道的认识。积极乐观的态度有益于健康,所以才有这句话:“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人的情绪对健康影响很大,不好的情绪如激动、愤怒、过喜、过悲、过度的思恋等有损健康。平静如水的心境对身体健康是很有好处的,所以遇事要冷静,人要学会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那些高寿之人往往都是与世无争、没有什么脾气的人。在谈到老人的健康方法时,有人提倡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可以做些家务事、散步、练书法,或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实际上,这是求静和保持良好情绪的方式,促进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可不是活动身体本身。人们都知道,长时间没什么事可做,免不了寂寞难耐,人也会想东想西,打发时间也成了令人心烦的事情,有点事情做,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有问题,导致长时间情绪不好,就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不解决思想问题,想靠单纯的体育锻练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
“清心而寡欲,人之寿矣”。上面讲到的乐观、平静的心态对健康有利,那么这句话则讲得更具体、更本质,只有做到清心寡欲,才能达到平静似水的心态。为了健康的目的,也要使自己头脑清静,不胡思乱想,排除私心杂念,把握好人的欲望。人们都羡慕小孩幸福、快乐,实际上,孩子的快乐源于孩子的单纯,没有太多的想法(欲望),他们的天性就是玩。人生活在世,有很多事情是不得不面对的,如家庭和社会责任等,但在责任之外,如能少一些追求,人就会少一些烦恼,相应的就会多一些宁静,这样也许会使人得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生活中的想法和计划要从实际出发,不合理的安排难以实现,必将带来不必要的烦恼。比如,想挣更多的钱,想住更大的房子,都要从自己的能力出发,从自己的经济状况出发,不能和别人比,自己有自己的情况。也许有人会说,我什么都不追求,那活着不是没有什么意思了吗?实际上,一个人过着正常的生活,有工作、有朋友、有家庭、有孩子、有正常的娱乐生活,那还不够吗?膨胀的欲望,必将带来不尽的烦恼。
“乐不可极,乐极生悲,欲不可纵,纵欲成灾”。有人放纵自己的欲望,甚至超出了道德的界线,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为所谓的快乐付出了重大的代价,所付出的已远远不止是自己的健康。人们常说,早睡早起身体好,有规律的生活对健康有利,有的人打扑克至深夜或通宵达旦,是很伤身体的,因为年轻也不在乎,要知道这是在透支健康。
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是健康之本。高尚的思想和宽阔的胸怀可以减少矛盾的产生,也有利于矛盾的解决,自然能使人有好心情。如果思想出了问题,必然导致不良的行为与后果,那么烦恼也不可避免了,想“静”也是不可能的,养生也就谈不上了。此外,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也是应该注意培养的良好心态,这一态度对身体健康也是有益处的。
在一份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水也有思想情感”。从这篇文章中能够认识到,人的善念、人的健康思想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有良好的影响,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一定会更有好处。所以说,修心养性才是养生之道的根本。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人联系>
其他文章链接(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