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足常乐 享受生活

(2007-11-13 00:15:24)
标签:

我记录

生活变迁

随笔/感悟

知足常乐

享受生活

生活态度

分类: 杂文-随笔
    一个人能否快乐地生活,这取决于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取决于人的生活态度。如果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让他快乐地生活是很难做到的。如果一个人的吃、穿、住能得到基本的保证,生活的快乐与否应该说主要取决于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加拿大人能够快乐的生活,主要原因是加拿大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但也离不开加拿大人的良好个人素质(实际上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由高素质的人创造的)。在同样的条件下,以不同的生活态度去对待,就会使人体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
    人想有更多的钱,想有更好的生活条件,这也是很正常的想法,人也可以为此去努力。但一定要记住,钱多不一定就会使人得到快乐。为了赚更多的钱,整天的劳累、高度的紧张,人怎么会有快乐而言?也许经过努力得到了较好的生活条件,进取之心(或称不足之心)使自己又有了更高的生活要求,紧接着又要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得到更多的钱财上面,这样下去,也许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轻松快乐的生活。相反,“知足者常乐”这几个字倒是使人得到快乐的绝妙法宝。而“知足者常乐”也并不意味着不思进取。
    我现在深深地感受到人们生活的艰辛,现在有多少四、五十岁的人没有了工作,原来城里人不愿干的活也有人干了,什么卖报呀、修鞋呀,修自行车呀,扫马路呀、做钟点工呀、登三轮车呀、拉着板车收废品呀都有人干了,而且大都是工作时间很长,工资很低。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还在扫马路,她说她的孩子们生活有多么困难,她的孙子孙女有多么困难,真是为难了这位老奶奶了。我接触一个人,他家的生活难到什么程度呢?他家一个月买一次点心,他家的孩子捡别人扔掉的鞋穿,他捡别人的孩子扔掉的苹果吃。到城里打工的人就更难了,他们大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得到的却是微薄的收入。有的人用原始的工具在混凝土里凿钢筋头卖,付出的是体力,吃的却是很简单的食物。有些人在挖掘机旁冒着危险在泥泞的土堆里去争抢废弃的钢筋,让人看了真不是滋味。更让人难过的是,在我国还有一定数量的人连最基本的饭菜都保证不了,有人甚至穷得连衣服都穿不上,他们的生活用一贫如洗来形容毫不过分。面对着频繁的矿难,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冒着生命的危险提心吊胆的在煤矿里挖煤,矿工的家属不敢看新闻,不敢听矿难的消息。生活艰难的何止是矿工,还有很多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的干活,严重的损害了身体,有人甚至付出了伤残和生命的代价。在一篇介绍农民生活状况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在家乡见到过水灾后,那些颗粒无收的灾民依然要向乡村两级组织上交各种费用,而他们所得到的救灾物资,常常只是每家分上三两斤面条。有的乡政府养着百十号人。湖北省某个镇,光是凭关系来的临时工就有四十八人,加上国家干部恐怕得有几百人之多。他们个个都是向农民要钱的。这几年一些知识分子在努力呼吁落实农民的国民待遇问题,我觉得这些要求太高了。对于中国农民来说,最切实的是保证他们起码的生存权利。”还有一段话也让人难过:“有一年我在6月份回过一次家乡,在村里住了一个多月。发现村里的青壮年男子全部出去打工了,有些年轻女子也出去了,在村里悠悠走着的多是老人和小孩,感觉空气里有几分凄凉,留下来的那些家庭主妇.”面对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一方面需要人们的理性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需要人们有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本来就已经很苦了,不能让不好的心情使自己苦上加苦。如果你的生活比他们要好得多,当你再为生活而烦恼的时候,多想想他们也许会使你少一些烦恼、多一点快乐。
    “人只要有淡水喝,有东西吃,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这是艾迪瑞肯.贝克在太平洋上绝望地漂泊21天后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而我则认为人只要有衣穿,有饭吃,有地方住,就应该快乐的生活!
    本文的题目只是看问题的一个方面,这个话题的另一个角度就是如何改变贫穷的生活,能吃饱饭的人可以知足常乐,吃不饱饭的人怎么办啊?在我看来能认清贫穷的根源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