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雒诵堂壬辰暑期访学班教学手记1

(2012-06-24 21:58:21)
标签:

少年国学

檀作文

雒诵堂

论语

诗词写作

杂谈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2012/6/24  周日

 

几乎下了一整天的雨,仿佛是南方的梅雨季。端午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公园里好多人。一大清早,就有票友在吊嗓子。我跟孩子们说东汉经学大师马融讲学的时候,堂上就有女乐。我们权把窗外的京胡当作伴奏吧。又跟孩子们说古人读书有刚日读经、柔日读史的习惯,我们且上午读经、下午读诗。读经是为了养志,读诗是为了娱情。养志方可以存高远,娱情方可以有格调。

 

上午三小时学《论语》。跟孩子们说我讲《论语》,宗朱子。字音、训诂,尤其是义理,多从朱子《论语集注》。但我们的读本用何晏《论语集解》,主要是因为字大。给孩子们介绍了一下何晏是什么时代人,讲了一下《世说新语》的故事。三小时,其实讲不了多少内容,《学而》第一篇还没讲完。《学而》篇的首章和第四章,对理解整部《论语》,至关重要,也就多做了些阐发。跟孩子们说《学而》前四章好比是孔子学院开学典礼,第一章是校长孔子讲话,所讲无非敬业、乐群二事。孔门弟子聚集在一起,是为了“学”,故《论语》以“学而时习之”开篇。儒与道之不同在于儒家认定人是群居性的,因此接下来从积极、消极两方面讲如何乐群,正面是由衷喜悦地接纳朋友,负面是即使被误解也不要心怀怨恨。第二章是留校教师新班主任有子讲话,所讲核心内容是一个孝字。第四章是优秀学生代表曾子讲话,三省吾身,不离忠信。第三章则是为了引导曾子同学出场而已。讲第一章时,重点讲了“学”和“习”、“乐”和“说”的差别。课后,万老师说我讲得太多了。想想还真是。义理方面,可能还真是讲多了。我可能高估了孩子们的能力。他们中虽然有人背过《论语》,但他们毕竟缺乏中文语境,很多文言的基本词义,他们尚不清楚。带他们读《论语》,估计还是得以疏通文意为主。德国来的这批少年,谦德可风,上课不爱说话。接下来的几天,还要鼓励他们多开口。让他们自己串讲《论语》经文大义,我才知道在哪些地方帮助他们。

 

下午。头一个小时学《声律启蒙》。重点给大家介绍了《声律启蒙》的功用:一在韵部;二在对偶;三在典故;四在辞章。实在是少年学习诗词的首选读物。并以“一东”第一段为例,给大家讲解了一字对、二字对、三字对、四字对、五字对、七字对的对仗方法,强调二字拍是文言的基本节奏。对对子的时候,遇见出句是长句,要学会如何拆分。至于平仄相反、词性相同、词义相关这几个要素,孩子们接受得倒是蛮快。以“紫竹院”“李白”等为题出对,让孩子们对,气氛渐渐活跃了一些。

 

第二个小时学《雒诵堂选唐诗》。跟大家说《雒诵堂选唐诗》是专为诗词吟诵和写作而选的一个本子。底本是王渔洋《万首唐人绝句选》,凡是未能入王渔洋法眼的,我一篇也不敢增加。但王渔洋本所选,格律方面太宽的,我们也就删掉了。根据平仄格律特征,我们对王渔洋本重新编排,按平起式、仄起式分类,又按平收、仄收,以类相从。带孩子们读了苏珽《汾上惊秋》一诗。让孩子们把入声字念出来,查韵部,并标平仄。发现孩子们对平仄格律还是蛮了解的。毕竟致谦学堂和纯如堂,都得吟诵学会真传。

 

本拟留一个小时带孩子们游紫竹院,可是雨一直不停。于是只好留在澄碧山房东厢房对对子。出了“玉碗”“琉璃瓦”“夕阳入画”三题,让孩子们对。一个二字对、一个三字对、一个四字对。四字的题目是东厢房的匾,启功先生的字。发现孩子们对得最好是二字对,对得最差的是四字对。二字对“玉碗”,孩子们的答案有“石杯”“瓷杯”“金杯”“铜盘”“金樽”,我说“金樽”最好,都是唐诗的词语。三字对“琉璃瓦”,孩子们的答案有“玛瑙砖”“琥珀砖”“翡翠盘”,我说玛瑙、琥珀对琉璃,都很好,但玛瑙砖、琥珀砖,估计有待高科技来完成,翡翠盘是成词,对得最好。四字对“夕阳入画”,孩子们的问题是盯着“入画”二字,跳不出来,对来对去,不外乎“出诗”“出图”。四字对,如何对得活,是孩子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细雨中的紫竹院,真美。大孩子们似乎时差还没怎么倒过来。小孩子们玩得欢天喜地。他们从草丛、山石上捉来许多蜗牛,依大小排在竹叶上,美其名曰“蜗牛雅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