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的“股市”长线投资
时下的人们对股市的青睐前所未有,大概是能赚钱的缘故。
我想投资股市的原理大概有七。一曰“惯性”原理、二曰“波浪”原理、三曰“极静思动”原理四曰“成本”原理、五曰“一致性”原理、六曰“转折交叉”原理但无论那种原理,最关键的还是“物极必反”原理,行情发展到极端状态时将朝着它的反向运行。
说起股市基本是股盲,所以无意阐述“股市”的话题。但我也反复在想,股民和股市有着亘古以来举一反三之效果。综观中国历史长河中,吕不韦当属最早的“股市”投资者,但这里说的股市应是官市。

有史为证:据《史记·吕不韦列传》上说:“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也就是说,吕先生者,是个腰缠万贯的大款。吕不韦先生应不同于一般的大款,他不只是买卖货物、赚钱扩大经营,而是他把投资的项目瞄准了“未来帝王”,整个把朝廷给当了股市了。
细说起来吕先生的投资对象,就是扶助后来成功的秦始皇,和朝廷做起了一番买卖。那么吕不韦先生究竟是怎么“立项”,又怎么瞧准“目标”的呢。
听我细细说:
吕不韦那时候的秦国是个强国,秦昭王在位,太子是安国君。安国君又有二十多个儿子,都可能成为皇位的继承人。但在安国君的几十个儿子中,有一个儿子,叫子楚,作为秦国的质子去赵国。秦赵常打仗,子楚的地位、处境都不好。老吕到邯郸做生意,瞧到子楚,有点同情他。但商人总归是商人,股民毕竟是股民,这是一笔生意啊,为什么不能在子楚身上投点资哪,等他日可获大利啊。关于这段吕不韦“投资”的故事,在《史记》上明明白白的:“子楚……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您瞅人家吕不韦几千年前就有了投资意识,话又说回来了,有投必有赚不是吗。人家 吕不韦的算盘是,他拿出一笔钱来,帮助子楚成为继承人,将来成为秦国的君主。感动的子楚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对吕不韦千恩万谢地说:“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这是在给老吕许愿,你的计策真成功了,我与你分享秦国。这不是就是股市的投资与汇报的关系吗。
其实吕不韦不光有钱很有手段,用股市和股民的话,就是分析市场、分析股市、分析商家。他知道安国君最喜欢华阳夫人,就教子楚先取得华阳夫人的欢心。华阳夫人自己没儿子,正好也需要将来有一个听话的晚辈儿,被吕不韦和子楚折腾的五弥三道的华阳夫人,安国君面没少说好话:“子楚贤”。要怎么说最厉害的风要属“枕边风“哪。经华阳夫人一说,还真就立了子楚作为继承人。
又过了些许年,秦昭王五十六年,去世。安国君为王,但一年就去世了。太子子楚立,就是庄襄王。果然给了吕不韦很大的好处:“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雒阳十万户”。这样一来,既当了官、又得了爵、还有了钱,一举而三得。估计一举三得的成语是由打这儿来的,哈哈,玩笑了。
吕不韦用了前后20多年的时间,用股市的话说就是“长线投资”了,而且得了极大的投资回报,可见吕不韦“股眼”的确够魄力,也够狠。
但人算不如天算,庄襄王子楚短命,君王只当了三年就归了西。接下来的就是秦王政,是后来的秦始皇。吕不韦的地位继续很高。那时是亦商亦政了。投资者,做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生意,他用巨大的长线投资买下半个国家,商人的唯利是图,吕不韦则发挥到了极致。
文章链接:
“天下无贼”亦有贼是贼不是贼
吕不韦的“股市”长线投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