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的我感觉已经没有退路了

(2009-04-26 07:40:00)
标签:

教育

退路

他人

反作用力

分类: 高考指导

老师:

您好!我看了你的博客想向您进行一下心理上的问题的咨询。

我现在是一名高三的学生,由于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不好,在学校里感到很孤独,而且感到很烦,好像大家都是我的敌人。在家里经常和父母吵架,而且感觉邻居都对我有看法,弄得我很难受。虽然现在高考很紧张我成绩不好压力很大,可是我却不想学。

我想改变,可是感觉已经没有退路了,我该怎么办呀?

这位同学:

您好!关于你说“和老师同学关系不好……在家里经常和父母吵架”的问题,在此我要说的是: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个“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在中学物理学中,我们曾经学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人际交往中这个原理也同样适用,这就是说你要得到别人的喜欢和尊重,首先你要喜欢和尊重别人。当您喜欢和尊重别人的时候,他们就会从你的言行之中得到一种愉悦、快乐和幸福的体验,这种心理体验不仅会调动人的积极情绪,而且愉悦、快乐和幸福的体验还会泛化——即通过他人人传达给你,使你感受到他人对喜欢和尊重。

所以下面给你提几点喜欢和尊重他人的技巧:

首先,要对他人热情、真诚。热情的态度会使对方产生受重视、受尊重的感觉。相反,对对方冷若冰霜,会使对方感受到被你伤害,易使情绪处于激惹状态,自然而然也就会与你顶牛或吵架。

其次,要给他人留面子。所谓面子,就是自尊心。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失去自尊心对一个来说,是件非常痛苦的事。伤害对方的自尊是严重的失礼行为。维护自尊,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

再次,要允许对方表达思想,表现自己。当对方和自己的意见不同时,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同时还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和自由。

最后,要将心比心。凡事不仅要替自己想,也要替对方想;您有自尊,人家也有;你尊重对方,爱护对方,对方才会尊重泥、爱护你。你说“在家里经常和父母吵架”,我们先不说对不对,假设你是邻居,见到他们的孩子经常和父母吵架,你是什么感觉呢?你会对这个孩子有什么看法呢?再假设你是父亲,你的孩子经常与你吵架,你在邻居面前又有何感受呢?所以我说要将心比心。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记在心中而经常运用——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和行为对待他人,他人也会以同样的心理和行为来看待你。所以要想得到别人的喜欢或爱,那么我们必须考虑到别人的需要。具体的做法就是,我们要把自己的脚放进他人的鞋子里,从别人的角度去看事情、去尝试一下。

关于人际关系融洽以及交好朋友,提出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首先要主动与他人交往。我们知道,人际关系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发生、发展和密切的,要与他人交朋友,无疑就需要与他人接触,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不妨与老师、同学、长辈一起活动、交流谈心、讨论某些问题、交换意见等等,尽可能做到相互传递信息,加深对他人的了解和信任。

其次,要真诚地尊重、肯定和抬举他人,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肯定和抬举是每个人的心理需要,而且也是获得他人尊重、亲近和赏识的方法之一。所以,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恰如其分的给予尊重、肯定和抬举,势必会获得他人尊重、亲近和赏识。

第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以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来理解他人,用宽厚、大气量、不及较小得失的方式来对待他人,出现了问题多看自己的不足,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结交到朋友。

第四,关心和注意他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自己被他人关心、关注的时候,心中就会有一种倍感温暖、倍感安全的自信和快乐油然而生。同样的道理,当别人遇到困难和阻碍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去关心、帮助、问候和体贴,那么他人也就会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友好、亲密的朋友关系。如果你用以上方式方法去处理问题,那么你就会平衡心态和拥有良好的朋友群体。

关于“虽然现在高考很紧张我成绩不好压力很大,可是我却不想学”的问题,我要明确地告诉你的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竞争激烈,激烈的竞争是不同情弱者的。如果激烈的竞争中自我退却、自我放纵,那么在未来的生活之中不仅会导致挫折和痛苦,而且有时候还可能是自我毁灭性的。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抓紧文化课程的学习,要充分利用时间尽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如果我们尽到了最大的努力,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心安理得;如果不想学,那么你不仅会“考不上好大学”,而且还会时时自责而身心不宁,倍受煎熬,这就等于说你无视自己的理想,愿意让命运来摆布自己,当然你的未来也就会充满痛苦!何去何存尽由你来决断!你的朋友杨永龙即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