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陷入见怪不怪的怪圈
文/马跃成
看到一篇网上的文章,把北京的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看成为北京的四道城墙,把立交桥看成是座座城门,如果真是这样,那就难怪北京越来越堵了?
文中说,如果说道路是城市的血管,那么主干道就是大动脉,胡同小路就是毛细血管。现在的四道城墙,不仅把城市的“毛细血管”全部斩断了,就连那些次干道、次要道路都变成“断头路”了!
确实,现在北京的环路成了人们的必经之路,不管你到哪里去,恐怕不走一下环路是出不了城的。北京400多万辆车,虽然不是天天都上路,但是每天在路上跑着的也是数以百万呀,那也就难怪环路成了停车场了。
北京的交通确实有邪的,当你要想到东三环的某个地方的时候,可能不得不要绕道一下东四环,甚至还可能选择绕道北四环、南四环过来。如果你的目的地在正西方向,可能不得不先要向北或者正南方向运动。
北京的交通就是在这种绕行中变的越来越堵了。这也是很多时侯,开车不如走路快的原因,这其中造成的多余的尾气污染该有多大?浪费的汽油该有多少?把时间浪费在拥堵的路上多么不值得?
笔者所住的小区门口幸运的就要通地铁了,2块钱就可以走遍地下北京城了。但是,最近在地下工程完成后,我发现地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路扩宽了有一倍以上,原来围墙外面宽宽的绿化带现在已经修成马路了,马路成倍的扩宽交通流量能成倍的扩大吗?
事实可能正好事与愿违,以前马路窄的时候,路口的红绿灯基本上是30秒左右一变,现在马路宽了,就变成59秒了,要不然行人过不去呀。另外由于增加了左转弯待待红绿灯,又增加了半分钟的等待时间。以前30秒的事,现在要一分半钟了。知道一分半钟会积压多少车吗?
所以说,一条宽马路真是不如两条小马路走的快。
另外北京特别重视道路绿化,这点也让人啼笑皆非,一是,马路中间的绿化隔离带,其实是对植物生命的践踏,养护成本高不说,两年下来,条条绿化带就成了落汤鸡。说实在的搞这点绿化能说明啥?能提高多少绿色覆盖率?
当初可能有放眩目的目的,但是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土办法确实是劳民伤财。
再马路边上种大数也是北京的一大特色,但是往往会发生种树的不管安路灯的,安路灯的的也不管树是不是碍事。反正是经常有的路段是白天遮云避日,晚上也是黑黢黢的一片。
修马路这事不简单,宽宽的马路更像形象工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