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中等收入者 两限房要做更大调整
建设部日前提出要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住有所居”目标,切实关注中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采取切实措施,抓出成效,要把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今年建设部计划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抓紧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二是在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同时,要把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三是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宏观调控的各项部署,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建设部的这次表态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综合调控房价的总体方案,这与北京在年前公布的《北京市两限房管理办法》基本相同,在早前,国家出台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意见之后,人们普遍关心占有社会较大多数的中等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怎么解决?一时间“夹心层“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确实,在当前高房价的情况下,动辄上万元的房价、上百万的总价,让拥有较好收入的“夹心层”也是无可奈何。是市场上没有合适价位的房子吗?不是。而是由于中低价位的房子数量太少,不够政府解决保障困难家庭用的。特别是两限房作为有限控制的商品房的定向销售,让两限房失去了抑制房价的作用,好像成了经济适用房的补充,发挥起了保障房的作用。
两限房的商品房属性决定了其交易形式不应当被政府完全垄断,由于两限房没有政府的任何补贴和优惠,其产权性质是完整的,因此应当可以成为社会的主流产品。但是主流产品也不能无限制、自由地上市交易,因为资源必定是有限的,最可能的方式就是制订首次置业者可以自由购买的办法,这首先是回归了住房是生活必需品的基本属性,而住房的投资品性质应当在第二套住房中体现。如果人们只有一套房子的话,即使住房价值再高,财富数量再大,那只是一套适合居住的空间,而不能让房屋资本带来剩余价值。
如果两限房在初次购房者中敞开供应,那么今年的住房规划应当进行较大的修改,就当前两限房的价格水平,对那些中等收入者来说,购买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建设部曾要求各地在两个月内上报2008年的住房计划,既然最近几天又提出了解决中等收入住房的问题,因此调整两限房规划是理所应当的,应为不能让中等收入者的购房行为抢了低收入者的保障房的先。
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部分,是专门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社会福利的一部分,政府之所以要为他们提供住房保障,是因为这部分人无力自己解决住房问题,因为中国有个住有所居的基本社会目标。北京的两限房申购条件是:具有北京市户籍的单身人士年收入在3.8万元及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不超过38万元,并且无房;家庭年收入在8.8万元及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不超过76万元,人均居住面积小于15平方米。这样的条件纳入保障范围显然有点不伦不类,可能造成该解决的买不起,不该解决的都搭了便车的现象,因此重新检讨两限房的政策时不我待。
当然在低收入家庭的“住有所居”问题都得到解决之后,继续扩大保障范围,增加社会福利,将中等收入者纳入保障的范围,也未尝不可。但当前来看,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在住房保障严重供不应求、众多贫困家庭望房欲穿的情况下,让大量的中等收入者和低收入家庭竞争,是不人道的,甚至可能造成更大的混乱。
北京市副市长陈刚表示,北京的“两限房”销售将不会只针对低收入人群,来京创业的白领,一线高端的科研人员,企事业创业人员,一些资深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中高收入者都将纳入两限房购买者范畴。这样的话,那么两限房就应当从针对低收入家庭保障房系列中分离出来,同时制订更加完整的两限房销售办法。
新浪博客年度房产博客评选正在进行,
真诚欢迎评论、投票。
2007.12—2008.3评选点击进入
相关博文:
2008.2.3 期待着两限房供应量多些再多些
2007.12.6 两限房敞开供应能让房价快速进入下行道
2007.6.19 限价房不敞开供应能有啥作用?
2007.5.28 限价房要成为房市怪胎是谁之过
2007.5.21
限价房销售政策的关键是限制一人多房
2007.5.11 北京的限价房政策何以引来众多非议
2007.4.4
限价房设限购买让谁欢喜让谁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