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一轮调控从土地和贷款下手

(2007-09-04 23:43:38)
标签:

房产/置业

土地监管

囤积土地

银行贷款

借贷风险

地产命门

分类: 地产风云
                 下一轮调控应当从土地和贷款下手   
              (应该把土地监管和银监会推向调控前台)
 

      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对中国没有什么影响,一是认为中国有一个比较封闭的金融市场,二是中国银行持有的美国次级债券数量有限。其实美国的次级贷款所占的比重也不是很大,美国的次级贷款大概在5000亿至6000亿美元之间,而美国全部贷款市场的总额为10万亿美元。但是这5、6千亿贷款大约会让200万个家庭陷入困境,同时世界各大股票市场因此剧烈震荡,而各国的中央银行纷纷向商业银行注资救市。有专家说,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拉美的小蝴蝶让世界经济因此走向衰退。


      其实美国次贷危机得影响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形式,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都在紧急行动采取应对措施,难道只有中国能独善其身?有消息说,中国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两家购买的美国次级贷款债券比亚洲其他国家所购买的相同债券的总额还要多得多,人们何以如此麻痹?可能是中国没有经受97危机的缘故,对高利润、高风险没有切身的体会。


      美国的次级贷款直接冲击的就是房地产市场,受此影响美国的房价在一些地区已经下跌了50%左右,据说这是自1930年代以来的首次大幅度下跌。个人资产大幅缩水的结果是很多的次优级贷款家庭债台高筑,经济衰退又让很多人丧失工作、或收入减少,最后次贷危机的风险只有转嫁给银行,银行破产倒闭由此开始。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建立起来只有十几年的时间,房地产信贷机制还是刚刚建立起来,很多人也只是看到房价上涨带来的资产升值的喜悦,根本不知道贷款风险是个啥东西。同时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调控没有形成一套稳定的框架,对房地产市场市场化运行也没有搞出一套比较规范的模式。这样看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风险更大,风险生成后的危害也会更大。


      房地产开发离开银行贷款是不行的,而银行要发展业务房地产企业又是一类最大的客户,这既让银行和地产紧密地结合到一起了,一些开发商空手套白狼,无论征地还是启动项目全部依靠银行贷款解决,而地产商们囤积土地的大幅增值却被开发商悉数收入囊中。由此带来的风险只能由银行自己消化。


      由于囤积土地带来丰厚的利润,开发商大量征甚至不惜代价征地就成了开发商们共同的选择,“地王”在竞争中频频亮相,土地资源也就成了开发商实力的象征。但是开发商征地后撂荒不建,是市场上房屋供应量紧张的根本原因,也造成了市场上土地资源稀缺的假象。利用银行的大量资金囤积大量土地,是房价邪涨背后的罪恶之源。因此说土地监管和银行贷款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命门之所在,以前房地产调控总是在房屋上打转转,限制需求也好、加大供应也好,都没有什么显著的效果,甚至出现了越调越高的情况。


       从房地产市场的源头动手,可以说是打到了房地产市场的7寸,加大力度整顿土地市场不需要出台任何的新政策,以前关于土地监管的法律文书已经足够,银行按照贷款合同的要求按时回收贷款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同时银行调控房地产市场还有很多的货币政策可以使用。因此,依法要求开发商按期开工建设既符合法律要求,让贷款人因为贷款成本太高而加快建设的步伐。


       前几天建设部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在最近披露一批违规、违法的开发商名录,相信这些违法案件主要的肯定还是失手在土地的运作上。我们希望这些案件的曝光,让土地市场的阳光从此灿烂起来。


      也是在前几天,中央政治局请著名金融专家巴曙松讲解金融风险问题,相信美国次贷危机与当前的房地产形势肯定是一个问题讲解的切入地点。下一轮调控就从土地和贷款搞起吧,相信一定会让形势很快逆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