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填高考志愿囚徒困境 |
分类: 人生职场 |
今年家里有人高考了,才知道填报志愿有多么的复杂、多么的重要。高考志愿表中有一本、二本、三本、大专、提前批次几大类,每个大类都可以填三个学校,而每个学校可以选填5个专业,这样就需要填报15个学校75个专业项目。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不仅学校的档次要选准、次序要拉开,专业的选择也不能马虎呢。所以把这张志愿表填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想把它填好可就更难了。
面对一大堆的2006年招考学校资料和往年的学校招生情况资料,真不知从何处下手。就算你把握好了孩子平时的学习情况,分析透了一摸、二摸的考试成绩,可谁能预测到孩子临阵时的心理状况呢,高考成绩的变数是肯定存在的,其他考生成绩的不确定性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子,在这种不确定的约束条件下,就要给孩子选定一个决定命运的目标学校,可真够是难为人的了。
在一本志愿里,由于录取的选择权利在招生学校,所以各校都是首先选择第一志愿报考自己学校的考生进行提档,这样如果第一志愿未被录取,被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学校录取的可能性则完全取决于报考这些学校的第一志愿考生的过线人数,而与自己的考试分数关系不大了,如果这些学校已经把第一志愿的考生录满了,那么你就可能与一本学校无缘了,不管你的分数有多高,这种危险性都存在。
如果别人把你的第二、三志愿学校选择填报成了第一志愿,这时哪怕别人比你的分数低一些,但只要别人的分数过了划定的录取分数线,学校就会录取别人,而不会录取你,因为你的档案还在第一志愿学校那里放着呢。在专业填报时也类似的情况,碰到这种情况,一本的三个学校都没法录取你了,你就只好被投放到二本学校里去了。这就是每年都有不少的高分考生复读的原因,他们自恃是优秀学生,实在不忍心去读一个二本院校,就选择了再考一年的道路。这些高分同学的二、三志愿也都是非常好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是不缺少第一志愿过线考生的,因此,即使你报了这样的学校做二、三志愿,也和没报一个样。
因此适当淡化志愿前后、增加分数在录取中的权数、不区分专业的前后次序,可能会使学生的志愿命中率大幅升高,同时也让学校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强,这样的办法会使招生学校的工作量增大一些,但对考生来说意义重大,对学校来说也是受益非浅,也会减少社会的复读生数量,节约大量的社会成本,是值得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