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点七夕巧饼巧果candey |
分类: 中点 |
农历七月七,“七夕节”,马上就要到了,不管现在的商家如何不走寻常路,硬生生把这个节日包装成“中国情人节”,我们还是愿意传统地过我们的七夕节!
作为七八十年代的小孩子,过节最开心的当然是有好吃的,七夕也不例外,小时候,姥姥会在这个节日里做一锅的巧饼果子,挨个用红线给我们穿起来,挂在脖子上,舍不得吃啊,真好看!那时候弄的面团硬,保存期长,数天后,玩够了,看腻了,一个个撸下来,当磨牙点心吃,虽然干硬,但越嚼越香,也滋味悠长啊......
七夕的夜里,围坐在院子里望着星空,姥姥给我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一天是看不到燕子的,因为燕子都飞去给牛郎织女搭桥去了......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我那最亲最爱的姥姥,中年守寡,独自带大了十个儿女,每年七夕晚上,无法想象她给我们讲故事仰望星空时内心的伤情,等我们都睡后,她一个人还会抽上一袋烟在院子里坐上半宿,姥姥本不会抽烟,没了姥爷以后好多年难以入眠,才学会了抽烟.......如果真有燕子肯为牛郎织女搭桥,那,为什么没有燕子肯为善良的姥姥姥爷每年也搭一次可以相会的桥?后来终于有一天,姥姥自己去天堂里寻找姥爷了,我却永远失去了她......
......
每一个传统的节日都会有代表性的食物和成长中曾存留我们记忆中的与家人的情感,于我们而言都是一路走来储蓄于心底的不菲的财富,当我们为人父母,自然有责任为孩子们存储类似的“财富”,所以,七夕,给孩子们做这道传统的小点心吧,让他们记住这世代相传的民俗,让他们把传统文化也流传下去......
瞧瞧我,木模控,上三个是月饼模,很久很久以前我网购的,下三个是巧饼模,是老公在农村大集上帮我买的,我全部用油养了出来,不开裂不招虫,不过,油养过的模子需要通风放置,以免出现走油的喀拉味儿,不能保证这一点的话,就不要用油养了。
这些东西,平时不常用,但就是喜欢,看着都高兴.
巧饼(巧果)
原料:面粉250克,糖20-25克,酵母2克,牛奶140克,油10克(可不加)
工具:巧饼模(木制)
做法:
1.
将面粉,糖,酵母,混合均匀后,加入牛奶和油,充分揉成光滑的面团(多揉一会儿,组织更细腻),覆盖发酵.
2.
发酵至2倍大时,取出,铺撒面粉再充分揉面,排出气泡,重新揉成光滑面团.
3.
将面团揉成长条形,分切成若干个小剂子.
4.
将模具内先撒满面粉,转匀再倒出多余面粉.(防粘处理)
5.
将小面剂子放入模子内,按压结实,用利刀沿模子表面平切去多余的面后,再按压结实.
6.
将模子反过来,敲案板,扣出小生坯.
7.
不需要醒发,平底锅先热锅,锅热后转小火(不需要抹油),将生坯从边缘开始逐个摆入(稍微间隔出一点距离,防止膨胀粘连),最后放入中间位置.
8.
小火干烙至两面上色均匀即可、按压侧面弹性十足就好了.
温馨小提示:
1.
做巧饼为胶东"七夕"的习俗.巧饼,也叫"巧果",做好的巧果用红线穿起来,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做零食吃.平时,妈妈们可以买来这些可爱的小模具,给孩子们做些讨巧的小点心,变着法子让他们多吃一些主食.
2.
没有巧饼模,完全可以用月饼模啊,其他你有的小模具,都可以.
3. 面团要多揉,可以使成品组织更细腻松软.
4.
发酵不能太大或过度!!
这样做,也可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