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职场故事健康/保健血尿尿路感染谈天说地生活感悟随笔休闲程晓霞 |
分类: 感染篇 |
入秋以来,门诊肾脏内科因为血尿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经常是患者诉说自己着凉了,突然尿血了;也有的仅有尿不适,却没有典型的尿频、尿急、尿痛;还有的说:我也没怎么着,怎么就会尿血了呢?我也没有肾结石病史!有的患者经过泌尿系超声检查没有异常,有的尿常规化验是潜血+3,白细胞+3,镜下红细胞、白细胞满视野,严重的是NIT+(代表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尿比重1.030(正常1.010~1.025),结晶+。
秋天,气温转凉,人们出汗少了,口渴感减弱了,故饮水少了,有的人甚至一天也不喝水,全日间也没有排尿,等到傍晚时排尿就是血尿,或者尿频、尿急、尿痛,尿混浊。根据我的临床观察,总结分析出以下几点可能影响因素:
1、尿液在膀胱里储存时间太久,导致条件致病菌繁殖;机体依靠尿液冲洗尿路、自我保洁作用减少了。
2、气温下降,没有及时添加衣物,腰、腹部受凉,尿液在膀胱内温度下降,容易形成许多结晶(冬季尤为严重),划伤尿路粘膜,也可引起血尿。
3、饮水少,尿液浓缩,溶质多,比重高,尿液中矿物质含量高。比如:有许多家庭自制豆浆,浓度非常高,长年饮用,而且还要另外饮鲜奶,很少饮水,也是形成尿结晶的因素。大多数老年人更是不爱饮水。典型的尿常规彩色图片报告单上可以看到许多四棱四角、晶莹剔透、犹如“钻石”一般的结晶(我常常指点给我的患者,他们自己就能看得到),小结晶产生血尿,大结晶则生长成泌尿系结石。这也就是为什么泌尿系彩超检查没有结石,而尿常规化验有血尿、结晶的缘故。
上面这些因素可以造成尿路粘膜的机械性损伤、出血,临床可以单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者肉眼血尿;另因尿路粘膜损伤后局部抵抗能力下降,容易细菌侵入,血尿又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导致条件性致病菌繁殖,继发感染,临床表现为泌尿系感染。所以,预防还是老生常谈,秋季,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平时多饮水,不能以牛奶、豆浆、饮料、啤酒代替水;老年人尤应注意;
2、有“尿意”要立即排尿,不要憋尿;
3、注意保暖,尤其腰部、腹部;
4、女性用流水清洗会阴区,避免用小盆浴;
5、出现血尿立即就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