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左手&右手-自然门印度菜

(2008-06-14 17:37:58)
标签:

爱在中国行

珊珊5354

美食

广州美食

印度菜

自然门

分类: 广东美食

  前几天,听个朋友说在北京路附近有一家印度菜,5354从来都没有吃过印度菜,于是就同几个朋友来到北京路禺山市附近韩流旁边找到了这家印度餐厅。

左手&右手-自然门印度菜

自然门印度餐厅

左手&右手-自然门印度菜

印度咖喱角  15块6个

左手&右手-自然门印度菜

   印度身为香料的发源地,印度菜是离不开咖喱的,而且是用各式辛香料做调味,而洋葱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印度咖喱是用它熬成的,菜是用它炒烩出来的,肉类是用它浸泡的,辣椒也是咖喱的重要配料之一。

   这印度咖喱角,脆脆的角皮里面,包着有浓郁香味的咖喱薯蓉,而且里面有着大颗大颗的洋葱,吃起来很香,而且一点都不油腻,配上那特有的辣椒酱,哇,味道一流阿!

左手&右手-自然门印度菜

印度塔那 18块

左手&右手-自然门印度菜

   很明显,这就是蒙吓蒙吓点异国菜闹的笑话,点了这一盘东西过来以后,就看到一坨东西,即不是汤,又不是粥,里面什么都没有,也不知道怎么吃,终于忍不住,叫了个小姐来问:小姐,这盘是什么?

左手&右手-自然门印度菜

  小姐说,塔那是用咖喱煮成的豆泥,在豆泥中添加胡椒粒、盐巴和洋葱,是用来配油酥饼的。于是,我们就要了一份5块钱的油酥饼。

    印度人不怎么喝汤,而且以各式饼类取代米饭为主食。其主食膳饼,以芥麦粉加入沙拉、油、糖、盐、牛奶,揉成球状后铲平,立即置入锅中炸成中空膨酥的麦饼,再沾上咖喱泥入口。

左手&右手-自然门印度菜

把油酥饼和着这塔那吃,味道搭配得刚刚好。

左手&右手-自然门印度菜

美极紫苏焗大虾 28块

   这是特价菜,原价是38块的,印度菜多羊肉、鱼、鸡肉与鲜蔬菜养生素(指可吃蒜、洋葱)。各食材依不同香料烹调出原汁烩菜。最典型的就是干烧大虾,先以鲜虾浸入烫咖喱汁或者其他酱汁中,再加入香料爆香块炒,沥汁后起锅,肉质弹性特佳。

   这道菜,味道稍甜,但紫苏和其他香料的香味直逼入虾肉中,味道一流。

左手&右手-自然门印度菜

 七味鱿鱼酥 18块

   到底是哪7味,5354就真是吃不出来了,不过点上那特制的辣椒酱,吃起来特别的香酥可口。 

左手&右手-自然门印度菜

印度三宝炒花甲 15块

这蝶花甲味道偏咸,而且花甲炒得有点老,一般般拉。

左手&右手-自然门印度菜

  印度菜的重要特点就在于:简单食材+主要调料+烹饪方式,它多种多样的调料,煮出来的味道和我们平常吃的很不一样,至于这家店的味道地不地道,正不正宗?

   5354不是印度人,也没有去过印度,所以没有办法回答大家,不过我对这家店做的东西,除了那碟花甲以外,其他的都觉得很好吃。

  

  由于以前听说印度人大便以后习俗规定用左手洗屁股,所以到商店挑食品不得用左手。吃饭用右手(不得用左手)的五指将饭和菜拌匀,用五指抓起一口饭,用拇指将饭推入口内即可,因为这样做,大大节约了很多的地球资源,节省了很多的草纸和筷子。

  所以,5354来到这家印度餐厅,第一时间就把两只手用肥皂里里外外,连指甲缝都洗得干干净净的。来到才知道,原来这里也是可以用筷子的。

  不过,吃完饭以后,我就开始考虑这左手和右手的问题了,也就是吃饭同拉屎的问题。

  人生命的循环,其实也就是这吃饭和拉屎的循环:吃饱饭,就拉屎,拉完屎,肚子空了,就要吃饭,反正就是这样子的循环,人不能不吃饭,人也不能不拉屎...

  那么也就是说,人生的循环,也不过是这左手和右手的问题,前段时间肩膀患了肩周炎,右边脖子特别的痛,去看跌打的时候,医生说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都这种那种的神经痛,而肩周炎更是泛滥了,大部分的都市人都是右边肩膀出问题,拿鼠标是用右手,拿筷子也是用右手,拿笔还是用右手,也就是说过度的使用右手...

  不知为何,那天跌打医生说的那番话,在我思考吃饭和拉屎的这一瞬间莫名其妙地冒了出来,那么如果是按照这些都市人日常生活患病的“不成文规律”来说,我们都是过度地使用右手,而忽略了左手

   或者说我们现在都是太注重饮食了,要吃得精,吃得营养,吃得饱,而忽略了拉屎!

   要拉得定期,拉得够多,拉得全面!

   不说了,再说就给人丢鸡蛋了!

 

相关连接:起名字很重要-泰地道

     这是一定要买的!-兰桂坊

     让人自卑的腰围-食尚引

     当期待变成失望-蕉叶餐厅

     正宗的冬阴功-牛桥泰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