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慈善应内外兼修——“内部慈善”是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03-08 09:05:11)

     以前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和社会都能达成很多很好的共识,比如为社会创财富为用户添快乐为员工谋福利 为股东赢利润、为国家交税等等等等但我们也看到社会对企业存在着众多的认知误区,像“占有率就是一切”、“上市就是一切”,在这样的偏见误导下,很多企业走了弯路,吃了许多极端化的亏,所以企业自身需要不时地“纠偏”。纠偏”不是否定也不是反对,只不过是“补缺”,像企业的慈善,企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捐得越多越好,但我们反过来看有些企业,外面慈善事业做得如火如荼,企业公众形象也一路高歌,但它内部搞假冒伪劣,坑害消费者,影响群众的身心健康,那这样的慈善和公益还有意义吗?

 

    在最基本的企业责任做不好的情况下,搞“别有用心”的慈,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作为企业中人,我提这种想法,首先检查我自己:在做慈善捐款的时候,我首先要把自己产品的质量做好 现在我觉得越做慈善越做捐赠,反过来对家里更要严格把关更要整治,把什么整什么?我们产品的卫生,健康,质量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我捐的那些东西最多是补自己的罪过而已,哪还敢宣传?哪配得上社会的认可?哪还能被商界树为标兵?

 

    同时我也不断地检查自己的基本功课做得好不好?这两年的春节我感受非常深刻。我们公司每年春节都有一项议程,我和工会主席走访贫困员工,每年走访的内容一样,但心情却不同。以前有时候的确有走过场之嫌,当然也有责任心、同情心在里面,但不像现在认识的这么深刻。这两年医疗费用越来越高,社会问题最终都反映到企业内部员工生活中来,员工家里一旦有个重病病人,整个家庭几乎倾家荡产,根本没法解决。所以我们内部有很多募捐活动,今年我注意到我们公司有七八个厂,这个地方搞一次那个厂搞一次,公司知道后对它们进行补额,比如说职工募捐了一万元,公司再给两万。虽然公司进行补贴,但当我深入到群众中去以后,我感受到员工需要的绝不仅是募捐这么简单的事情。今年春节我到员工家里走访,看到有的老人的脚肿得穿不上鞋,有的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顾。最令我感动的一幕是在一位员工家里,她丈夫得疾去世了,公司的工友带着孩子来看她安慰她,他们说她家里出事后他们常来看望,然后他们说咱们公司谁要有困难,大家主动关心主动帮助,这是咱们公司的风气,请董事长放心,他们绝不会丢下自己的工友不管的。他们讲到这里我脸都红了,公司做了多少?公司很被动,只有听到公司哪儿有捐款后才再打“捐款补丁”,虽然比员工拿得多一些,但远远不够。

 

 

      走访员工回来后我自责了好几天,他们都是一些好员工,在自己的公司里干了这么多年,我却不知基层员工之苦,所以回来后我马上召开了公司高层干部会议,说我们外部的捐赠计划照样进行,马上开展内部捐赠内部慈善工作。为此建立了三种制度:

      

   一是大政治制度:高管必须带头捐款,以前只有某个部门出现捐赠时,本部门主管他才捐赠,其他部门的高管没有参与,以后要改变这种状况,工会定期统计冢庭困难需捐赠的员工摸底情况,要求高管带头参与捐赠,这是“大政治”。如果不捐赠,列“无爱心黑名单”计入高管评定;

     二是困难举报制度举报哪家困难哪家需要资助。为什么要“举报”呢?实际上员工即使有困难也不往外讲,一个是不好意思讲家里有困难;另一方面不好意思麻烦别人。但是他的工友知道,我们只能通过这样的方法扩大资助范围。我们公司的员工非常可爱可敬,宁肯自己吃苦也要把机会让给他人的精神,在最基层的员工身上体现得最为彻底最为纯洁,我们不能让这样的员工感受不到团队的温暖和支持;

       三是成立基金会并形成制度化。每位困难员工只要达到了受资助条件,就可以直接向基金会申请资助即可。以后公司每年拿出利润的一个比例计入基金会,再发动公司中高层参与,带动公司全体员工提高物质收入,形成一种互助慈善文化。

         我们要老老实实地补好“内部慈善”这门功课,这也对得起为公司发展付出辛苦的员工。只有我们自己员工有能力有财力时,我们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慈善团队,才能给社会更大的回报,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最大的公益事业——太阳能的公益活动,使这一公益事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用我们的公益事业推动我们产业的发展。

                                 — —两会人大代表博客(5) 

 

“两会”人大代表博客:

 

我是从山沟沟里出来的土包子 ————“两会”人大代表博客(1)

乖孩子姚明为何老被吹犯规? ————“两会”人大代表博客(2)

自请“紧箍咒”,企业界人大代表倡议履行社会责任———“两会”人大代表博客(3)

关注农民工,关键是为他们做实事————“两会”人大代表博客(4

企业慈善应内外兼修 ————“两会”人大代表博客(5

新阶层的“担子”————“两会”人大代表博客(6

如何保证“民生可持续”?————“两会”人大代表博客(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