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寺位于北京颐和园西侧的青龙桥以西,此寺庙建筑年代不详,只知道元代时称为“大承天护圣寺”。乾隆建造清漪园(现在的颐和园)之前昆明湖称之为翁山泊(也称西海),昆明湖的东半部分是乾隆时期后挖的,当时翁山泊延伸到现在的昆明湖以西,当时大承天护圣寺就建在翁山泊北岸,规模宏大,是京西的一座著名寺庙。元代皇帝到西郊狩猎经常在此驻跸。寺庙在明宣德年重修,改名功德寺,明代皇帝也经常来此。
不知何年寺庙衰败破落,直到乾隆年才重建,并且乾隆到清漪园时也去功德寺拈香拜佛。后来功德寺可能毁于清末民初。建国后在寺庙原址建了玉泉山中学,从此功德寺只留下了地名,地上物除一只山门石兽(这只现存放在石刻博物馆)外皆无存。
前几年海淀区教委在此施工时挖出了功德寺山门前的另一只石兽,还有功德寺山门门额、山门拱券石和乾隆题诗的御制碑等(乾隆御题碑文参见拙文:功德寺乾隆御题碑)。从出土的乾隆御笔门额“敕重建古刹功德寺”可知功德寺当时是重建的;从出土的石碑题诗落款可知当时乾隆来该寺拈香拜佛。只可惜这些出土文物没有交给北京石刻博物馆,放在了单位的院里轻易不可示人。
此石兽不知何兽,一说貔貅、一说天禄,但是我看都不像,我倒觉得叫飞狮更合适吧?此类石兽在北京不多见,碧云寺金刚宝座塔边上有一对从别处移来的小的,黄寺金刚宝座塔前一对儿,也比这个小。
最近查看清咸丰十年的“功德寺陈设清册”大致得知功德寺院落布局和名称。第一道门是“山门殿”,然后“天王殿”,天王殿后是大殿名“大胜因殿”,大殿前有钟鼓楼,大殿后是“十字亭”,再后是“后楼”。里面陈设的可看附图介绍。
咸丰十年《功德寺陈设清册》的档案

百年前甘博拍摄的老照片中的功德寺

可见重檐庑殿顶(还是歇山顶?)大雄宝殿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绘制的功德寺彩图

现在出土的东西都在这里(红圈内)
这是功德寺山门和石兽的老照片
这是新出土的

这是经历文革劫难的
这是出土的乾隆御制碑


上面写着“功德寺拈香作”


印章:惟精惟一
乾隆宸翰

宝相花门拱石

石碑上的印章

门额:敕重建古刹功德寺
门额上的“乾隆御笔”印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