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觉树下
觉树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3,336
  • 关注人气:34,5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画僧慧善玄潭的佛教画展

(2008-07-01 14:53:24)
标签:

希热多吉居士

佛教

画展

文化

分类: 文章和随笔

日本画僧慧善玄潭的佛教画展

 

日本画僧慧善玄潭的佛教画展

 

7月5日到10日在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9号银谷大厦25层银谷艺术馆举办日本画僧慧善玄潭的佛教画展,有时间的网友可以去看看。

 

慧善玄潭  1959年出生于韩国江陵,日本国籍,特级画家。国际著名画僧,擅长油画,尤擅佛像画。自幼出家,爱好绘画,常于参禅打坐中,意念练习佛画。初习工笔水彩,后改学油画。

 

慧善玄潭所创作的佛像油画不仅在日本佛教界、艺术界得到好评,曾多次获得日本总理大臣奖和文部大臣奖,在国际艺术界也给予高度的评价,获得许多国际大奖,2004年参加法国罗浮宫「美的解放」绘画展获得艺术最高奖;在中国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获得金奖;2007年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艺术博览会」,获得俄罗斯艺术文化殿堂名誉奖等几十个国际大奖。至今为止,他举办过50多场个人画展。作品被日本各大寺院、博物馆以及泰国皇室所收藏。

 

日本画僧慧善玄潭的佛教画展

念愿── 2006 获得百家艺术勋章奖

 

佛陀的无上甚深微妙法,用言语或文字来解释已不是一件易事,用图画来表达更是非常困难。不过,日本画僧慧善玄潭法师却擅长以绘画的方式来传递佛陀的思想,法师说:「佛教基本上是关于自身和人的事,希望大家观赏佛画时能得到欢喜。其实单以绘画来表达佛法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在画架上描绘的,都是希望令人安乐自在,勤奋用功,愿图画能带给人们、家人和朋友幸福和平安。」


慧善玄潭法师的画不仅带给人们艺术美的享受,同时亦赋予宗教信仰的感动,给人心灵一种震撼和冲击。他每次创作一幅佛画,到最后点睛时,都要念经祈祷,以开法眼,可能正因如此的虔诚和用心,所以他的佛画更具宗教的神秘和力量。法师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油画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画僧。以油画的技巧来表达佛画,与以中国或日本的传统国画的方式来表达,两者最大的分别在于甚么地方呢?法师说:「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区别,同样都是将大家所持的信仰心和世界观透过绘画表现出来。」


法师续道:「在这个21世纪的时代,年青一代只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生活,使社会罪恶增加,为使他们回归正道和容易明白,我以配合现代的手法来描绘,希望将严肃的题材,转化成简单的道理。将我所看到的云海、莲花、光明和佛像等都在画中表现出来。」怪不得在他个人佛像画展会场上,经常会看到不少信徒观看他的画时,情不自禁地流下感动的眼泪。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通过艺术的形式把佛教的思想展现给世人,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佛教艺术和佛教文化,同时理解佛教教理和思想。  

 

曾经到过世界各地举办展览的慧善玄潭法师,对于东西方的绘画风格,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西方人较善于写生素描,采用的色调亦比较鲜亮;至于东方人则较善于利用毛笔、画笔等描绘自然景象,用色方面比较喜欢沉实的色调,各有特色。「我相信是受到不同生活习惯所影响,亚洲的文化是比较含蓄的。所以利用一幅画来表现如此严肃的题材,真的十分困难。好像我是自学绘画的,有时候也会遇到不知「从何入手」的情况,因此,必须锻炼好绘画的基础,如素描,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先在脑海描绘构图,想定图像才绘在画册上。」此外,法师非常高兴在不同的欧美国家展览时,都能获得很多不同的响应,「他们很惊叹『东方人能有如此的构想!』,他们甚至能透过绘画对佛教产生兴趣,这也是我感到非常欣慰的事情。」

 

胎藏界与金刚界

 

「两界曼陀罗」是慧善玄潭法师的代表作,足足花了六年时间才告完成的巨作。在金刚界曼陀罗中,仅佛像就画有一千四百多尊,在胎藏曼陀罗中也画有四百六十多尊佛像,原高野山大学校长、世界著名密教专家、现任全日本真言宗管长松长有庆博士称赞说:「以一个人的力量,完成如此细致繁密,而且线条颜色搭配如此正确,佛像位置布局如此妥当的曼陀罗,在日本五十年来没有第二人」。

 

日本画僧慧善玄潭的佛教画展 日本画僧慧善玄潭的佛教画展

 

传统的胎藏和金刚界两部曼荼罗,是以国画的方法画成,而油画和国画不论在技巧和用色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分别,法师这次以油画形式来表现,他与我们分享漫长的绘画过程「我曾到访北京和上海的大学研究所考察,参考当地的收藏。在真言宗高野山系的佛寺内藏有两张两部曼荼罗,其中一张采用东寺的古画绘画法,绘画了胎藏界和金刚界。两部曼荼罗包含了众多经典的佛像,内容非常精致,相信是我至今未曾绘画过的。」

 

针对时下很多人常遇到不如意的人和事有什么解决方法的问题,法师说:「遇到不如意的事,就是另一个机会的诞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