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杀诫》:一部反思死刑的现代电影

(2007-12-20 16:30:22)
标签:

人文/历史

 基耶斯洛夫斯基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经典电影,《蓝》《白》《红》《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十诫》,以及《盲打误撞》(《疾走罗拉》直接借鉴了它的结构)。
《十诫》是十部电视电影片,其中两部又被拍为电影,《杀诫》正是一部思考杀人以及反思死刑的电影。
影片中展现了两次杀人的过程,第一次展现了一位年轻人谋杀出租司机的全过程。第二次展现了这位年轻人判死刑之后被处死的过程。
这一切,由一位年轻的实习律师来审视。当他了解了年轻人的生活经历和犯罪动机之后,他为他做辩护,可是最后在法律面前,他的辩护无效。
影片的结尾,这位充满困惑的年轻大学生,放弃了继续从事法律这个职业。
上帝没有赋予我们去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利,而我们整个群体又是被谁赋予的权利可以去处死他人?
伟大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杀诫》中把这样的困境展现给了我们。对合法与不合法地剥夺生命同时进行了质疑。
 

“法律不应该仿效天性,而是要改良它。法律是人类的理念,用以规范私人间的关系,时下的我们和生活方式都是法律运作的结果,不管我们是遵守或违反它,人类是自由的,他的自由是以不妨害另一个人的自由为范围。惩罚,惩罚是一种报复,尤其当它以意在伤害罪犯而不是防范犯罪时,但现行法律可带有报复意味,它真的是为无辜的人着想吗?立法之人真的很无辜吗?”

 

这是《杀诫》开头的一短话,令人深思。

我记得几年前,还把判处死刑的犯人装在大货车上游街,现在已经取消了这样的惩罚.而在我童年的时代,经常还有万人大会,群众纷纷到长江边看执行枪决的过程.这也已经一去不复返.

当今中国,是否废除死刑的讨论本身是有价值的,这是对生命尊重的开始。

 

《杀诫》:一部反思死刑的现代电影

 《杀诫》:一部反思死刑的现代电影《杀诫》:一部反思死刑的现代电影《杀诫》:一部反思死刑的现代电影

 

剧情
  一个年轻男孩杀了一名出租车司机,面临接受审判的命运。而一个刚从学校毕业,通过考试的律师,第一个案子就是为这个犯下杀人罪行的青年辩护。男孩被判绞刑。当年轻敏感的律师,发现案前曾与男孩在同一家餐厅用餐,而自己当时正沉醉在通过考试的喜悦中,深感造化弄人。究竟我们是否有权力以法律之名剥夺一个人的生命?

 
导演试图通过辩护学生之口,质问是否存在滥用法律名义来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法律又是否应当以报复的方式来宣判一个人的死刑?这是一部对于暴力(包括国家暴力)的反思作品,对暴力的描述细致,主旨发人深省。

 

 

特别推荐:

《集结号》:别拿炮灰不当炮灰   作者:崔卫平

我不喜欢<集结号>的简单理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