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媒体与新娱乐 |
昨天是今年华语歌坛的大日子,拥有霸主地位的周杰伦的新专辑《依然范特西》正式发行了。
在此之前,我其实已经在盗版网站上听过这张专辑里的全部歌曲,并且在自己的博客上推荐了其中的一首。为了表示对我喜爱的这位歌手以及正版音乐的支持,我决定要在新专辑发行的第一天通过正版网站购买这张专辑中的全部歌曲。
于是开始了艰难的购买之旅。先登陆姚明参与投资的正版音乐下载网站巨鲸网,没有。打电话问该网站的老总,他说他们试着和周董签约的阿尔法谈过,但是没能谈下来。然后又上A8,还是没有。再上太乐网、爱国者音乐网、新浪、搜狐、依然范特西依然无踪迹。在百度上敲进“依然范特西 正版下载”,得到5万多搜索结果,但是起码前3页搜索结果里不包括任何一个提供这张专辑正版下载服务的网站。
结果是:希望用实际行动支持周杰伦正版的我在花了20分钟后一无所获。
我认为,站在任何角度,要求我为周杰伦的新专辑的正版下载支付10元也好20元也好都是极其合理的,我可以心甘情愿地掏这个腰包。但是,当我在最主流的几个正版网站完全找不到这张专辑踪影的时候,你再要求我不去盗版网站只能堵着车去音像店买碟(还不知道音像店里有没有)然后回来再费尽巴拉地倒到iPod上,说实话这就有点过分了。
也就是说,我支持正版是有前提和底线的。我相信任何正常的消费者都有。
周杰伦也好,阿尔法也好,还是负责这张专辑发行的索尼也好,我不相信他们其中的任何一方会不希望从正版数字下载上获得尽可能多的收入。之所以到今天为止这张专辑还没有进入付费的正版下载市场,我估计一定是两个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音乐公司希望得到一个比较高的保底,而销售平台不希望承担过多的风险。双方条件谈不拢,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本来,周杰伦出新专辑是一个培养正版消费市场的绝好机会。在万众瞩目中,如果你的正版下载做得音质好网速快又方便又便宜并且事先给了足够的宣传,我相信能有相当一批消费者会像我一样愿意上网体验正版付费下载的快乐。遗憾的是,这样一个绝好的培养用户习惯的机会就这样和我们擦肩而过消失到了“千里之外”。
音乐公司为了保证自己的商业利益不愿意放弃比较高的保底门槛固然无可厚非,但是不主动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培养市场,未来真正利益受损的还是音乐公司自己。你们必须意识到,你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初期有可能在正版下载次数上作一些手脚的销售平台,而是对付费下载可能根本就不感兴趣的用户习惯;你帮助了你的销售平台,其实就是在帮助你自己。
反过来,正版付费平台也应该在财务允许的情况下有一些长远的战略视野。毕竟,不是每一张专辑都能有周董的号召力。面对令市场充满期待的年度巨献,该出手时我们就要敢于出手,哪怕付出一个局部看是非理性的价格也是值得的。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帮助了你的用户,你也就帮助了你自己。
在传统音像市场,大家普遍接受的盗版比例是95%。在基于网络(而不是手机)的数字音乐市场,这个比例可能高达99%。如何把正版数字音乐从当前1%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到5%、10%,乃至最终的80%、90%,这是一个需要音乐产业链上的每一个链环共同面对、通力协作的问题。
就在几天前,全球领先的音乐社区MySpace宣布今年秋天将向用户提供付费音乐下载的服务。与iTunes一首歌99美分的策略不同,MySpace将允许出售音乐的用户自己定价,同时将允许购买音乐的用户采用没有版权保护的MP3格式。可以预见,随着数字音乐的发展,未来还会出现新的商业模式。但无论你是什么商业模式,你让我掏钱购买都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我要买的东西你得有,而这恰恰是我这次在试图购买周杰伦新专辑时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未来中国基于网络的数字音乐市场是大有可为的。相关的观点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经有过表述(见《中国的iTunes会有十亿的那一天》、《我为什么相信正版会战胜盗版》)。除非你认定中国人天生就是贪图不义之财的人种,否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我们没有道理不相信中国的消费者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获得正大光明的消费体验。剩下的问题无非是:你的歌够不够新?够不够全?用户界面够不够友好?支付够不够方便?音质够不够天籁?这些问题假以时日,都是可以一一解决的。
周董,面对我们已经快要“无药可救”的盗版市场,为了编织我们正版消费的“绘梦之卷”,你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商业条件上“退后”一步,携手正版音乐销售平台在大陆正版音乐市场开始撰写一部拯救未来的“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