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容养颜秘诀:依年龄层次巧妙选食物(组图)

(2008-10-15 14:46:50)
标签:

美容

保健

维c

核桃

蜂蜜糊

胡萝卜

美肤

红枣

养颜

健康

分类: 减肥美容

 

    美丽其实是由内而外的,在饮食上,能够更好的跟使用的护肤品搭配,护肤效果轻松加倍、耐久而且少副作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5岁到24岁:以蛋白质、果汁防止皮肤干燥和痘痘

 

  15岁到24岁:以足够蛋白质、果汁防止皮肤干燥和痘痘

  肌肤状况:这一时期的女孩子其实蛮辛苦的,读书、考试、升学、求职、恋爱,可又偏偏是月经来潮、卵巢发育、雌激素大量产生分泌的时期,皮脂腺分泌物也会增加,皮肤出现各种小痘痘。

  这个时候要使皮肤红润、白嫩、细腻而富有弹性,可以多吃白菜、韭菜、豆芽及各种豆类食品,同时要注意少吃过咸、过甜的食物,多喝白开水,但要注意:不要用果汁、汤代替白开水。为了清除小痘痘,美嫩肌肤,一定要少吃辛辣、肉类和油腻食物,多吃水果,尤其是多吃西红柿、猕猴桃、大枣等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哦。

  推荐:养颜芝麻黑豆浆

  将10克花生和80克黑豆浸泡后,再与黑芝麻一起打成浆,煮开即可。非常适合女性饮用,具有乌发养发、润肤美颜、滋补肝肾、养血通乳的作用。另外,为了美肤祛痘,还可以多喝果汁,如苹果汁、番茄汁、猕猴桃汁等。

 

点击图片进入第一页
25岁到34岁:多吃含维C和维B的食品以祛斑减皱

 

  25岁到34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食品,祛斑并减淡细纹

  这个时期的女性皮下油脂腺分泌减少,加上大都工作辛苦,育儿操劳,皮肤光泽感减弱,额部和眼角部会逐渐出现细小的皱纹。有人说“女过三十豆腐渣”,那当然不是的,但这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肌肤了。

  除了坚持吃淡食多饮水外,还要特别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食品,如芥菜、胡萝卜、西红柿、大枣、黄瓜、豌豆、木耳、全麦面包、燕麦粥等。

  推荐:去斑胡萝卜汁

  将新鲜胡萝卜研碎挤汁,取10-30毫升,每日早晚洗完脸后,以鲜汁拍脸,待干后用涂有植物油的手轻拍面部。还有,每天喝1杯胡萝卜汁或西红柿汁也有祛斑作用。

 

http://www.886120.com/mr/mrsy/yshf/images/img2007_10/1192432800109.jpg
35岁到44岁:全面补充营养,呵护肌肤

 

  35岁到44岁:用蔬菜水果坚果水全面呵护肌肤

  这时的女人已步入中年,教育孩子、上班工作都要兼顾,劳神费力,家庭事业一个也不能少,在这个年龄段女性的内分泌和卵巢功能逐渐减弱,皮肤易干燥,眼尾部分开始出现鱼尾纹。

    这个时期,一定要注意补气养血,全面补充营养,呵护肌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和坚果,例如红枣、莲子、杏仁、桂圆、核桃、栗子等。同时,还要注意适当补充蛋白质,比如牛奶、豆制品、少量深海鱼等。这一时期,还要注意多喝水,最好是在早上起床后,饮200—300毫升的凉开水,以促进皮肤吸收水分和储存水分,可以让皮肤显得丰满滋润。

  推荐:红枣莲子木耳粥

  把红枣去核,莲子去绿芯,木耳撕成小朵,冰糖选小块,待用。将粳米淘洗,加水烧开,放入红枣、莲子、木耳、冰糖适量,小火熬粥,至粥黏稠时即可出锅食用。本粥能补血补气,滋润肌肤,每天喝上一碗,能起到养颜美肤作用。

 

点击图片进入第一页
45岁到54岁:多吃粗粮可防黑眼圈和皮肤干燥

 

    45岁到54岁:多吃粗粮可防黑眼圈和滋润皮肤

  这时的女性,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当妈的就慢慢变老,逐步进入了更年期。在这一阶段,女性的卵巢功能减退,激素分泌减少,月经变得不规律,因脑垂体前叶功能一时亢进致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易于激动或忧郁,潮红、失眠会出现,眼睑也容易出现黑色的晕圈,皮肤干燥而少光泽。

  这一时期,一定要多吃一些增加营养,可以促进补气、养血、延缓面部皮肤衰老的食品,比如小米、玉米、红薯、糙米、燕麦、蘑菇、核桃和食用菌类,富含维生素E能润肤的卷心菜、花椰菜、橄榄油等。另外,要多喝富含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的豆浆。

  推荐:核桃蜂蜜燕麦糊

  核桃粉50克,蜂蜜适量。将燕麦片加水在火上熬熟,加入核桃粉用开水冲调均匀后,加入蜂蜜调匀即可食用。核桃、蜂蜜能滋润皮肤,燕麦中的粗纤维吸水后有助于促进大肠蠕动,使身体能排毒养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