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容天涯
从制作经费频频告急,到《电影双周刊》退出舞台,从专业评述起步,到成为娱乐聚会,从新人凭借其一步登天,到如今的明星纷纷习惯性缺席。香港金像奖在电影本身已经不能给香港惊喜的时候,顽强的存活着。且活得热闹无比,一场笙歌燕舞终了时,似乎有着故态复萌的欢喜。
第27届的香港电影金像奖落下了帷幕,所有的一年来对于港片的记忆都在其中得以宣泄,而不幸的是,“港片”这个词貌似正在离开我们,在几前年的内地武侠大片进入评选之时。实际上香港本土电影正在被蚕食,你几乎可以清晰的听见港片犹如一座大楼在土崩瓦解的声音。
所以港片需要反抗。
这一次的金像奖提名名单里,各位大佬的重量级作品纷纷出马了。杜琪峰的黑与分裂、陈可辛的义与突破、尔东升的冷与升级应有尽有。三足鼎立是很独特的一道风景,犹如一场莫名的遭遇战。简而言之:够惨烈。
蒙太奇玩到令人炫目《神探》是杜琪峰三年来最好的作品,而尔东升的《门徒》在07年初的情人节档期凭借不俗表现,使得其一直牢牢把持着香港本土华语电影票房三甲的优势。
所以说,这是一次几年来少见的盛况,当你看到《门徒》将一个毒品帝国的全貌展现,《神探》让港片的镜头语言玩得炉火纯青时,就知道《投名状》在最佳影片这一奖项上的胜利带给人们怎样的震撼了。这种将强大的对手一一击破的胜利使人无不叹服。毕竟前者《门徒》是当时口碑与商业元素俱在,尔东升严谨得犹如流水线方式生产,骨子里夹带着人文关怀的升级之作。而《神探》是影迷们参了又参,悟了几悟的玩赏佳片。凭借此片,人们又一次对风格化的老杜彻底膜拜。
《投名状》的最佳影片和陈可辛的最佳导演奖,李连杰的最佳男主角,都是少见的盛景了。称之为横扫亦不为过。
可是横扫凭借什么?
《投名状》的胜利,是一场集体式胜利:“假洋鬼子”陈可辛的眼界与判断,老片《刺马》的故事背景,以及集合了两岸三地大批知名演员的出镜,辅以武指美工的雕琢。使得这部从投资到运作方式都自信满满的电影胜利了。当中国的银幕上缺少男人,缺少真正的冷兵器之战,缺少流畅的有故事大片之时。《投名状》的出现是一场空前的赞誉。
也即是说,《投名状》遭遇了两个极端的对手。从电影的角度来说,玩电影的人多年后会记得《神探》,称其为神作,却对普通观众挂出“止步”牌;从商业的角度来讲,《门徒》严谨得犹如教科书。尔东升的眼界乃大后,人文必将被情节和悬念吃掉一些。而《投名状》恰恰在天平的两端挣扎拉扯时出现了。通篇观看,没有任何直击破绽,且很幸运的是,所有前作古装大片故事都一塌糊涂,为其欲扬先抑打下了良好基础,集合了陈可辛的才华(否认者请参照十年前的《甜蜜蜜》横扫)和强大的制作团队。想不胜利,都难于上青天。如果想知道一部商业电影的团队有多优秀,技术奖项至少说明了很多东西,陈可辛监制的《门徒》里,声音和剪辑都已经不俗,但是对比起《投名状》,终究是差之毫厘。
这场最男人的战役只是在顺理成章的夺魁,尽管《门徒》和《神探》的最佳像十足,但是却依然无解般的难以企及。如果换成五年来任何的一个年份,他们都没有悬念的会取胜。
从1997之后,香港电影已经在懵懂间度过了十年,十年前我们有电影井喷,有银河崛起。如今呢?当“后银河时代”的老杜成精,陈可辛转了一圈找到新路。徐克永远创新不止,周星驰大音希声,陈木胜成为中坚彭浩翔从天而降……刘德华将男主男配揽入怀中实至名归。刘青云终获肯定演技爆发人品却无存(《神探》绝对强于《我要成名》中的他N倍),李连杰和成龙远走又回归,女演员倍出却青黄不接。
就在此时,《投名状》、《门徒》和《神探》的一同出现意味着什么?
意外还是回暖?如果是前者,那么十年来,这样的意外从未有过,十年后,这样的意外又可能重现?如果是回暖,题材的挖掘殆尽和内地的合拍死穴却暗示前路荆棘。究竟这一年是分水岭抑或小波澜。接下来,银幕上就见分晓。
但是至少这一夜的香港,这些电影还算好看。
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 《投名状》
最佳导演
陈可辛 《投名状》
最佳编剧
韦家辉 欧健儿 《神探》
最佳男主角
李连杰 《投名状》
最佳女主角
斯琴高娃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最佳男配角
刘德华 《门徒》
最佳女配角
邵音音《野·良犬》
最佳新演员
徐子珊 《跟踪》
最佳摄影
黄岳泰 《投名状》
最佳剪接
邝志良 《门徒》
最佳美术指导 奚仲文 易振洲
黄炳耀《投名状》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奚仲文 戴美玲
利碧君《投名状》
最佳动作设计
甄子丹《导火线》
最佳音响效果 Sunit Asvinikul Nakorn
Kositpaisal《投名状》
最佳视觉效果 吴炫辉《投名状》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久石让(听歌)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迫得太紧 《十分爱》
演唱:吴雨霏 作曲:黄丹仪 作词:林夕
新晋导演 游乃海 《跟踪》
最佳亚洲电影 《色戒》
专业精神奖 沈殿霞
世纪成就大奖 邹文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