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问题范畴内不存在所谓的绝对真理,只是存在对错综复杂的系统具有控制力的自然法则而已。因此,在第四问题范畴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误把非科学的经验理解为客观规律。
举个例子,价值投资的理念,也是一种迷因,背后存在的所谓支撑来自自然科学。如果,在自然科学不能承受的范围内,误用了这种思想,就会导致投机风险。经济系统,不是数学可以完全解释的。社会科学的底层并不是建立在严密的数理逻辑基础上,就很难形成坚不可摧的逻辑推导。
比如说,去电影院看电影,会经常看到一个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用中国古代名言解释的广告宣传片。这些理念,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了,但并不等于当时的社会形态和价值观导向如同当下。你不可能从所谓的价值观,直接推导出一个社会的真实形态,但是,社会的运行法则确实建立在价值观基础之上。亚当斯密,用道德情操论为国富论奠基。道德情操论,本就是一种迷因的理论阐释,就像是中国的道德经中的一部分。任何社会系统,都是建立在一系列价值观基础上的复杂系统。在这种复杂系统内部,寻找历史逻辑,依赖科学,又不能盲从科学。
投资,是一门在第四问题范畴内混饭吃的技术。这门技术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同第四问题相似的概率存活现象。有些理念,在某个时间段是可以生存的,仅仅是因为概率选择存活而已。同样的理念,在不同人手里执行,牺牲掉的并没有进入视野范围内。因此,经验往往会成为一种带毒的迷因,传播于人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