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掀起你的盖头来

(2007-09-23 23:27:07)
标签:

随笔/感悟

读书

购书

 

掀起你的盖头来

 

    书市选书,极为不顺,主要是太多的书蒙上了“盖头”——塑料膜。说“盖头”,不够贴切,因为这个“盖头”毕竟是透明的,至少书名是可以看见的,不像旧式的婚礼,新娘蒙上盖头,那是什么也看不见的。

 

    但是,看得见书名又怎样?书籍这种商品,要让顾客掏钱买,总得让人看看值不值吧?除了书名和封面设计,内容简介、排版格式、插图、装帧等等,也都很重要。就是一些众所周知的名著,也不能只看封面,还得看看是什么版本呢。

 

    想起小时候的书店。那时候,书店用柜台把读者与书籍隔开,要看什么书,就让营业员帮忙拿。营业员是国家职工,面孔都很严肃的,帮忙拿几本书后,一般都已经冷若冰霜,问你到底买不买。好在那时候书很少,每次去书店,新增的书不会超过五种。

 

    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书店改为开放式了,读者可以在书架上自由挑选。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想像不出,连商场、超市都是开架的,书店怎么可以是封闭的?因为书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要开放挑选的。现在很多书店,还专门开辟阅读区,买不买不要紧,先看看再说。许多家庭条件不那么好的孩子,或者想看父母不给买的书,就每天到书店翻看一会儿。书店可能暂时没卖出去书,但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也就是培养了潜在的书籍消费者。

 

    最先用塑料膜蒙上的,大概是一些配套有VCD或者DVD光盘的书。这倒能理解,别让书和光盘分家,也防止部分丢失。后来,美术或者摄影方面的书也逐渐蒙起来,大概怕人们一览无余后不再买了吧。现在,印制稍微好一些的书,几乎都会用膜包起来,很洁癖的样子。有些书店,拆开一本作样书,但别再指望能卖出去,大多数的书店,就那么摆着,顾客眼巴巴望着,无从下手。如此,与几十年前用柜台把顾客与书隔开,又有多大区别?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但我对看不见内容的书,一般是不买的。因为愈豪华,愈可能覆膜,价愈高,风险愈大,愈不敢买。希望出版社省下那一点塑料膜吧,让书籍别那么高傲,别那么洁癖,以便让人们对书能爱得起来。

 

 

 

孔子倡导什么样的生活趣味? 

令人尴尬的口误

野百合也有春天

孔子:交友“三要三不要”

天山景物记》让我想往天山

 

以下文章参加“我的论语心得”征文,敬请投票支持!

 

孔子认为做事有哪三重境界 掀起你的盖头来

点评《论语》中的几则问孝  掀起你的盖头来 

樊迟:孔子眼中的小人  掀起你的盖头来

“君子不器”别解         掀起你的盖头来  

孔子没法教的三种人       掀起你的盖头来  

论语:起名的好帮手       掀起你的盖头来

好领导、坏领导           掀起你的盖头来  

当孔子遇见隐士           掀起你的盖头来    

孔子眼中的诗经           掀起你的盖头来

仕而优则学               投票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投票

发现孔子的《君子守则》   投票

以德报怨,何如?         投票

孔子最尴尬的事:路遇阳货 投票

人知与知人               投票

论语中的贫富观           投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