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喜、怒、哀、惧、爱、恶、欲,是人类具有的与生俱来的七种感情。
《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七情,用现代语即高兴、生气、忧伤、害怕、倾慕、憎恶、欲念。素有“七情六欲”之称,那么“六欲”是什么?
《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
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三字经》曰国风
《三字经》我周公
《三字经》有典谟
《三字经》有连山
《三字经》孝经通
《三字经》作大学
《三字经》作中庸
《三字经》孟子者
《三字经》论语者
《三字经》为学者
《三字经》凡训蒙
《三字经》父子恩
《三字经》高曾祖
《三字经》匏土革
《三字经》曰喜怒
《三字经》马牛羊
《三字经》稻粱菽
《三字经》曰仁义
《三字经》曰水火
《三字经》曰南北
《三字经》曰春夏
《三字经》三纲者
《三字经》三才者
《三字经》一而百
《三字经》首孝悌
《三字经》融四岁
《三字经》香九龄
《三字经》为人子
《三字经》玉不琢
《三字经》子不学
《三字经》养不教
《三字经》窦燕山
《三字经》之昔孟母
《三字经》之苟不教
《三字经》之人之初
读《三字经》前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