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筹股为何至今还不受市场欢迎?
(2014-02-27 18:18:18)
标签:
蓝筹股欢迎股指期货红利税资金 |
分类: A股基本情况/政策 |
然而,时隔2年,沪深300蓝筹股的估值水平不涨反降。根据近期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沪深300指数滚动市盈率为8.98倍,金融等部分重点行业的滚动市盈率更是低至6倍的水平【赟注:很多质地不错的银行/地产等蓝筹股已破5倍市盈率】。纵观历史数据,即使股市处于历史的底部区域,对应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水平也较目前高出不少。以2005年998低点区域时的数据为例,当时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水平为12.8倍。而在2008年1664低点区域时,沪深300指数对应的市盈率水平也仅为12.5倍。
蓝筹股为何不受市场欢迎呢?而管理层多次力挺蓝筹股为何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一般而言,沪深300指数以低估值的蓝筹股为主。因其市场覆盖率高、市场影响度强而备受市场关注。当然,沪深300指数作为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基础标的物,也必然成为大机构大资金关注的对象。不过,在股指期货的制度设计上始终存在着不少的漏洞,例如期现交易的不对称性、股指期货制度偏向做空、投资准入门槛偏高等。纵观过去几年,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中,主要偏向于卖出套期保值,而制度上也存在明显的偏向趋向。于是,在更多的时候,主力合约的空单持有量远远高于多单,市场空头的氛围异常浓厚。而在实际的操作中,也存在不少的机构借助做空股指期货,而后通过部分手段压低沪深300成分股来完成预期的目标。【赟注:俺拿机构交易股指期货清一色做空真实数据来说话,多年来中金所在今年1月份首次公开披露,机构做多占持仓0.7,做空为36=1:51,而2013年的美国、欧洲、日本等机构多空数据基本上为1:1,唯有我国多空比例为1:51,这种悬殊的数字,几百亿的净空头,是否是下跌的罪魁祸首?】
第二、红利税对蓝筹股的消极影响。
自2013年1月1 日起,对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股息红利所得按照持股时间的长短实行差别化的个人所得税政策。也就是说,持股超过1年,将按照5%的税负计算;持股在1个月至1年间,税负与之前持平,即10%;而持股在1个月以内的,将征收20%的税负。不过,纵观当前A股市场的投资者,多以短线操作为主,基本符合1个月内的税负征收标准。如此一来,投资者的实际税负却被增加了。【赟注:详见:《股息红利税差别化征收对股市影响与详解》、《股息差别化红利税是如何扣除的?》】
至于对蓝筹股的影响,也是偏向于消极。假如某一位投资者持有某家蓝筹股票的时间超过了1年,哪怕该股出炉了较理想的分红方案,但是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他仍然承担着红利税的负担。若该股在一年的时间内,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则该投资者的损失将会更大。可见,征收红利税实际上不利于蓝筹股的发展,而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分红越多,股民潜在的损失也会越大。因此,取消红利税迫在眉睫。
第三、沪深300蓝筹股多以成熟行业的上市公司为主。
而以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为主的超级权重品种的占比权数却很大。不过,针对沪深300蓝筹股的主要行业,多属于预期盈利增速缓慢的品种。以银行业为例,过去一段时期,国内银行业多依赖于垄断性的政策,而在政策保护的背景下,获取了巨额的利润。如今,在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下,各种因素冲击着传统银行的盈利模式。可以预期,前期上市银行业高额的利润增速恐将难以持续,而部分银行的经营模式或将出现较大的转型。在股票市场中,有预期有题材多受资金关注,而持续高增长的盈利水平也会得到市场的青睐。然而,在预期盈利增速放缓的趋势下,即使部分沪深300成分股的基本面依然优秀,但是也无法吸引资金的关注。
第四、有限的市场资金无法拉动庞大的股市市值。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当前沪市流通市值为13.21万亿,总市值为17.74万亿;深市流通市值为2.73万亿,总市值为3.53万亿。面对21万亿的总市值规模,目前的资金面显然难以支撑整个市场。近年来股票型基金"88魔咒"对应的指数点位在不断下移,而股市的上涨力度也趋于疲弱。实际上,这是市场容量过大,而以公募基金为主的资金难以支撑市场的真实体现。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占比权数很高的蓝筹股也难以出现大幅上涨的行情了。【赟注:资金严重短缺问题详见《仅6000亿股市保证金余额还能维系多久? 结果将怎么样?》】
不可否认,提振蓝筹股会对整个资本市场起到极大的刺激作用,也有利于股市吸引力的修复。然而,"口号式"力挺蓝筹股市场对市场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笔者认为,在股市吸引力长期下降的背景下,只要增量资金不肯进场,而蓝筹股的估值优势再明显,也是徒劳的。(郭施亮:上交所凭什么力挺蓝筹股?)
【赟注:增量资金从何而来?这恐怕需要更高层领导下决心才能解决的问题。2012年9月13日,由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第一副总李正强带队,组成四个队伍,奔赴欧洲市场、美国和加拿大、东南亚、日韩四个地区进行为期十天的游说,游说海外资金通过QFII渠道投资已处底部状态的中国股市,管用了吗?早2年证监会就在喊口号/号召地方社保资金、企业年金等进入股市都遇到严重阻力…看看中国目前都是什么环境呀】
延伸阅读:
《仅6000亿股市保证金余额还能维系多久? 结果将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