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地产等传统公司PK创业板前景十分暗淡?
(2014-01-23 16:38:38)
标签:
银行地产传统公司创业板前景 |
分类: 银行板块 |
【赟按:几个疑问:
1.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困难和风险貌似就是银行业和房地产业?
2.大盘近期与近年一直“跌跌不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权重的银行股和房地产股不断走低?
3.如果中国政府解决了银行业和房地产业目前面临的困境,股市结果会怎么样?
4.全球房地产市场曾经出现过四次主要的泡沫(见下),但银行板块只在日本和美国受到了破裂的严重影响,这与它们在持有了大量的房地产类别资产有关。地产泡沫破裂前或后,其银行板块的估值一直等于或者高于整体市场尤其中小公司的估值水平,点解?】
最近几年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传统经济已经很难有继续发展的空间,所以以蓝筹股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主板指数,不论估值多么低都不能要。
首先,这种“传统蓝筹公司的前景十分暗淡”的观点已经存在了数年【赟注:09年8月初创3478点新高后这种观点就开始存在】,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主板指数在基本面上跑输小公司指数。举例来说,当前数据显示的上证综指的PE为9.1倍,PB 1.25倍,沪深300指数PE为11.3倍,BP1.66倍,对应的ROE分别为13.7%、14.7%,而中证500指数、创业板指数按照同样方法推算出的ROE则分别为8.2%、9.7%,远低于主板指数。【赟注:目前咱们中国最赚钱的2个行业银行与地产,貌似更低估,16家上市银行几乎都跌破2013年底的账面净资产了(真实净资产更高),以2013年业绩计算的市盈率大都在3-5倍的范围;地产也是,万科这么好的企业,早几天A股价居然跌到7.04元了,居然跌破账面净资产了(加上第四季度业绩,真实净资产更高),居然跌到5倍市盈率了(以2013年业绩计算)...早几年做梦也买不到如此便宜的东东吧?】
其次,目前市场对蓝筹板块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几年以后可能面临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历史经验证明,市场往往很少拥有如此明智的预测能力,更何况这种理论完全无法解释一个巨大的差异:即为什么房地产市场本身的投资者仍然如此热衷投资重资产、传统型资产,而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似乎如此明智。【赟注:巴菲特前五大重仓股(占市值超70%),都是传统的蓝筹公司,经营史都超100年,他老人家近年还不断在加大房地产行业方面的投资,说明什么呢?】
在过去几十年中,全球房地产市场曾经出现过四次主要的泡沫,即日本1989年泡沫、台湾市场1996年泡沫、香港市场1997年泡沫和美国2008年泡沫。在这四次房地产泡沫中,前三次的房价和年房租金的比值最高都达到50到70倍的区间,和内地市场目前60倍左右的水平相仿,而2008年的美国则只达到35倍左右的水平。
这四次地产泡沫之后,地产价格或破灭(日本、香港、美国)或停滞,但银行板块只在日本和美国受到了房地产泡沫破裂的严重影响,而这与它们在泡沫破裂之前持有了大量的房地产类别资产密不可分。更值得指出的是,在这四次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前,银行板块的估值一直等于或者高于整体市场,甚至在一些市场,如日本市场在1989年到1995年之间,银行板块在泡沫经济破裂以后也一直享有高于整体市场和小公司的估值水平。
可以说,在上述四次房地产危机之中,资本市场没有一次成功预见到了将要发生的事情。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够相信在当前,当内地投资房地产的投资者并没有意识到危机可能到来的情况下,股票投资者反而如此明智呢?【赟注:也许有例外,呵呵。咱们A股民如果这次真的明智了,那投资房地产的房民就还傻着呢。最后结果是,地产泡沫破裂,房民变成负资产,投资地产股的股民可能毫发无损/说不定还大赚呢!】(据中证报整理)
《林奇:0增长行业常出牛股与远景公司和高增长行业仅仅是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