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大讲堂:木空聊中国社会酒场文化(3)

2011年11月18日15:13  新浪博客 微博
木空纵论中国社会酒场文化木空纵论中国社会酒场文化

  精彩语录

  酒场最初的含义就是一种祭祀,怎么说话,怎么举杯,这个规则相当的明确。现在酒场是把该讲究的给淡化了,把该淡化的给复杂化了,所谓的潜规则就是复杂化的东西。

  中国传统酒文化可能会衰落

  主持人:在酒场上,尤其是有领导在场的酒场,有没有一些潜规则需要注意的,或者普通人不太了解的?官场的酒场和民间的酒场,这两种酒场一样吗?他们的异同之处在哪儿?有领导的酒场不是存在某些潜规则?

  木空:加班酒,喝闲酒那个没有什么,在酒场上看酒场的情况,跟工作相关的时候,就把领导当一个工作上的领导,潜规则既然是“潜”了,可能就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

  主持人:领导举杯底下得陪。

  木空:第一你得尊重领导,他得坐你上面。

  主持人:轮流敬酒?

  木空:这个看领导的态度,领导愿意喝两杯就喝,他不能喝酒你让他喝了,他肯定是不高兴的,不能领导坐在下面给你倒酒吧?所谓的潜规则也就是一些约定的规矩。

  主持人:有些领导也挺过分的,前两天刚看一个学者开了一个会,挺生气的,发在微博里,说几百个学者等一个领导,在一个宴会厅里等了二十分钟,领导来了才能动筷子,来了以后发现领导的桌子上摆的是茅台,其他桌摆的是洋河或者二锅头,他感觉心里不平衡。

  木空:那个领导当时不知道想什么了,也许下面负责接待的人员没想到位,领导不可能干具体的事。到我们沧州绝对出不了这样的事。来客人谈经济也好,谈项目,是对我们地方的支持,绝对从礼节上做到位。酒场也是一种礼节,它最初的含义就是一种祭祀,一种大家在一起特别神圣的东西。有的电影电视上都席地而坐,怎么说话,怎么举杯,这个规则相当的明确。现在酒场是把该讲究的给淡化了,把该淡化的给复杂化了,所谓的潜规则就是复杂化的东西。

  主持人:越来越复杂了,什么身份喝什么酒,什么级别买多少钱的,抽什么烟现在都有讲究了。

  木空:那个也是我们一种误读,因为接待都有一定的标准,实际上在一些正式场合,应该说这个标准还是很人性化的,还是大家能接受的。现在人们对公家的酒场天然地有一种抵触情绪,实际上如果和官员和职场的人打交道打多了,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一个地方经济要想发展,社会想稳定和谐,如果他把心思都用在这儿不可能把地方管理好。

  主持人:没错。所以,官场酒场和民间酒场或者和公司之间商务酒场还都有不一样的地方。

  木空:用两句话说,一个是公与私的区别,一个是正式和非正式的区别。公叫工作酒,我们民间叫喝闲酒,当然可能喝工作酒相对累一点儿,喝闲酒弟兄们在一块也不讲究方式,也不讲究方法。但是它无论是哪种作用,都是一种礼节,为了联系感情或者为了拉近距离,宣泄情绪,形成一种小圈子,都是让酒当纽带,当一个平台,把一些活动、一些事情放在这个平台上解决,最终目的还是想解决一件事。

  主持人:带着目的来的?

  木空:比如我想你了,想喝场酒是解决这个事。比如我们地方上北京来办某些事需要沟通,说完以后再到酒场再沟通一下,可能更利于事情的解决。

  主持人:还有一个顺口溜,说酒场上三种人要防,红脸蛋的,梳小辫的,带药片的,还有人说有千杯不醉的秘方,真的有吗?

  木空:现在市场有些西药,我感觉像海王金樽什么的,它主要是一种心理的作用,真要喝醉了,吃什么也不行。中医有一些葛根,喝点儿板蓝根水,喝点中药的东西能够减缓你的痛苦,真正治醉酒的东西据我了解目前没有。但是要注意一个问题,醉酒以后千万不能喝茶,过去有种说法喝茶解酒,实际上喝茶能够加深醉酒的程度。

  主持人:有人喝醋。

  木空:喝醋好点,但是真正喝醉了马上让你好起来很难,严重的甚至得输液。所以,该醉醉,不该醉千万不能醉,醉了是很难受的。

  主持人:怎么合理地推托别人劝酒?

  木空:首先说吃药,打针,开车。

  主持人:我肝不好,我今天开车来的。(笑)

  木空:我几年前发现一个朋友,他为了逃避喝酒,临去前到门诊上在(胳膊)这儿扎个眼,贴个胶布。你一说输先锋就没人让你喝酒了。

  主持人:先锋霉素。

  木空:酒场也是斗勇斗智。

  主持人:比较好的办法还是以身体(为推托),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委婉的拒绝。

  木空:现在的形势下就说开车,因为酒驾查的这么严,不能让你犯法。

  主持人:您一开始也说了山东人喝酒和河北人喝酒不太一样,中国这么大,按省分我估计每个省都不太一样,口味也不同。按南北方分一下,南方和北方的酒场文化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木空:现在看大部分时候南方的酒文化比较温和,越往北越彪悍。

  主持人东北、内蒙就麻烦了。

  木空:我记得我上(内蒙古)锡林浩特,当地的朋友有一个礼节接待我们叫下马酒,给你拉着马头琴,唱着祝酒歌,拿着哈达,我不知道,接过就干了,实际上应该唱完歌再喝。这样不知道礼节又给我补了三次,一小碗就三两,我说这哪是下马酒,这是下马威。

  主持人:地域不同,以彪悍和温和来分就好了。时间关系,我们再说一个。现在很多人不喝白酒了,红酒、洋酒,种类还挺多,威士忌,百利甜,听过没听过的酒都出来了,还有啤酒,现在年轻人喝酒选择这么多,会不会导致中国传统的酒文化也会被冲淡或者衰落呢?

  木空:我感觉随着这种形势发展,尤其是大城市真有可能,其实我的判断,中国的白酒对人的身体相对更有好处,毕竟它是个文化,它是个历史。再一个中国人我主张还是多喝中国的白酒,在继承和传承的同时,也给中国的国家GDP,给我们国家的收入做一些贡献。

  主持人:别光喝法国红酒。(笑)

  木空:把文化都喝到外国去了,把钱都给了外国人了,对中国人是一个不太好的事情。

  主持人:我有一个朋友他们公司领导爱喝红酒,就拿钱去南美收购了一个酒庄,这个公司的性质还是一个体制内的公司,这真厉害。

  主持人:您下一步的写作规划是什么样的?

  木空:既然走入了酒场这个门槛,我就沿着酒场走下去,这个月底,下个月初,华文天下、中国书籍出版社要出一本小说叫《小酒馆》,以小酒馆为载体,展示中等城市一些情感的,一些文化,包括职场的东西,来表达我对酒场的理解。

  另外,我现在正在着手,时间不太够,着手准备写一部酒场随笔,暂定名《中国式酒场操作手册》,从中国酒文化的特点和功能谈起,刚才你说的几个问题,怎么拒酒?你拒酒我就劝酒,怎么摆酒……

  主持人:您快点出吧,要不别人听了就出了,没准一个星期就攒一本了。

  木空:现在酒场的书有一些,但是都是你抄你,我抄你,这本书我任何书都不看,就是按我自己理解,把刚才我们谈的东西融进去。

  主持人现在至少市面上没有。

  木空:我准备一种文学的形式写的,好多东西都是理论性的或者论文性的。

  主持人:我们今天跟李老师聊到这儿,我觉得今天挺有意思的,只是时间有限,我们真的没办法把很多话题展开,跟大家多聊点酒场上很有意思的地方,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再请李老师来新浪跟大家讲中国的酒场文化和酒场的禁忌……谢谢李老师。

  木空: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

  主持人:谢谢各位收看我们的新浪网上大讲堂,再见。

 

上一页123下一页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