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语录
中国的酒还有一个特点,基本上是全民齐动员,我敢这么说,中国人80%以上的即使没有喝过酒,他也看过酒,甚至有的人不喝酒,还喜欢让别人喝酒,这就是中国。
酒是中国人社会交往的平台
主持人:通过您的研究,酒场为什么跟中国人还有中国社会的关系会如此的密切,在基层工作是不是一定得参与这些酒局呢?
木空:是,酒本身是一种很性情的东西。比如说主持人坐这儿很文静很帅的一个帅哥,说话可能也特别平静,假如我们喝上两杯酒可能就变了,你说话的语调,你表达的方式就变了。
主持人:所以酒品见人品,喝醉了才见这个人的真性情。
木空:交朋友谁是你的真朋友,看两条,第一条,谁喝醉酒了给你打电话,无论是晚上八点也好,十点也好,甚至后半夜也好,那是你的朋友。
主持人:喝醉给你打电话的?
木空:对,他喝醉了给你打电话。
主持人:前天晚上一个朋友喝醉了打电话给我,我说你赶快去睡觉吧,干嘛三更半夜的骚扰人。
木空:起码他心目中你是他最好的朋友。
还有就是借钱,谁借给你钱那肯定是你的好朋友,现在很多人不能说不借给你的钱,担心借而不还。
大概十多年前,我一个男同学,感情有了挫折,他就借酒浇愁,每天晚上十一二点给我打电话,还让我出去跟他喝,喝是喝不了,我就陪他一块发泄,给他梳理情绪,别闹出事来。现在查酒驾真是大快人心,我的朋友喝多了还开车,因为当时他没有纳入法律,现在恐怕就好了。
主持人:现在北京已经催生了一个产业叫酒后代驾,包括某一些大的酒店的服务员都能开车送你回家了。
木空:我给周围的朋友说,有一天我想戒酒了我就上二手车市场买辆车,我开车有不喝的概念了,另外也没人劝你了,你劝要喝酒了出事是违法。
主持人:所以,酒场跟中国人的关系很密切,中国人跟酒场是离不开的。
木空:中国人大事小情都离不开酒,我们聚会,同学聚会、战友聚会,不喝点酒似乎缺少了什么,过生日,婚庆,红白喜事,婚丧嫁娶都离不开酒,酒就是一个社会交往的平台,也是一个社会交往的舞台,没有这个平台,没有这个载体,可能我们好多社会关系无从提起。
主持人:没错。
木空:现在经济实力强的人喝好酒,喝高酒,喝大酒,大是大场合。我们普通老百姓二锅头就着花生米喝得也津津有味。
中国的酒还有一个特点,基本上是全民齐动员,我敢这么说,中国人80%以上的即使没有喝过酒,他也看过酒,甚至有的人不喝酒,还喜欢让别人喝酒,这就是中国。
主持人:我们搞IT的人一般不爱喝酒,很少喝,但是要出去采访或者面对一些工作上往来的人,饭桌上难免被人灌酒,你不喝不给我面子,看得起我就喝掉,感觉必须得喝的那种。酒场上什么样的人让人比较讨厌,什么样的人比较可爱一些?
木空:这个跟各地的风俗有关系,比如到南方,我前年上广州,和那儿几个朋友喝酒,我们正式场合的时候,人家很文明,你喝就喝,不喝就不喝,因为我是北方人,在酒桌上有点反客为主了,他们没词我有词。我有个朋友在满洲里,前年在那儿呆了十来天,天天被他们灌得找不着北,这个朋友让你喝,那个朋友让你喝。
无论怎么做,我感觉在酒场务必做到真诚,而且尽量地入乡随俗,客随主便。比如在山东喝酒,山东人喝酒在中国来说是最平均的,(主人)带头喝酒。如果在山东喝酒,谁酒量大谁沾光。但是如果在河北喝酒,主人把矛头都对准客人,表达一种心情。
我感觉只要是正常的交往酒,平常的朋友酒,喝闲酒我们应该真诚点,能喝就喝点,该醉也醉回,当然不能天天醉。我相信因为社会的发展,酒文化也在变化,各种喝酒的习惯,各种喝酒的方式逐渐都会被人理解的。但是有一点,喝酒就别虚伪。再一个怕张扬。沧州算二三线城市,在我们家乡就说,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我们对北京人的看法,北京的一个普通市民讲起来好像他就在中央工作一样。所以,如果在一个地方你在场合上表现得这么张扬的话,一个是(被人)瞧不起,恐怕你就成人们酒攻击的对象了。你在酒场上,起码你做人不太实诚。
主持人:不喜欢太张扬。
木空:有点吹牛成份的。还有一种人就是看人喝酒,这种人也不好。
主持人:领导来我就喝,美女来了我就喝。(笑)
木空:本来有酒量,看跟谁喝,这种和陌生人喝酒,互相不了解这都好说,假如和同事喝,和同学喝,和弟兄哥们们喝酒,恐怕人们对你就特别不感冒了。
主持人:酒场能沟通感情,也是树敌的地方。我们有一个老同事,现在已经不在新浪了,他当年在饭局上,有一个外部门的人跟他干杯,“我真不能喝,真不可以喝”。那个人就端着杯子走了,走出去一回头,发现他在跟另外一个人干杯。从此就成为敌人了。
木空:刚才咱们交流的时候你说讲点基层喝酒的事。大概十年以前,我一个朋友在一个乡镇任职,任主要领导,他们干一项公益事业,准备在一个村的旁边弄一个广场,要拆一个房子,不是村民私有的,是村集体的,当时想拆的时候工作组去了,村上有几个村民领头不让拆,他就想多要个钱。他躺在车前不让动,当时乡的领导很恼火,我办一个惠民工程,给你弄个广场。
怎么办呢?急不能急,因为领当时的领导比较人性化,说这样,你们也别躺了,我请你们吃饭,就把这三四个村民请到饭店了,把乡镇的工作人员召集起来,三个人灌一个,四个人陪一个,把这三四个人喝多了。喝多以后,告诉工作人员行了,他们喝多了,领着他们出去旅游两天,就把这几个人拉到外地旅游了,家人以为把他们逮起来了,乡里领导镇长说没问题,出去旅游了。结果这几个人三天以后回来,这个东西拆了。如果你按正常的途径,这个事完不成,而且这个事不像现在大规模地搞房地产开发,征地卖地,那时候就是想给村民办件好事,但是人们不理解,他只能用这个方法。
主持人:所以,有些基层办法喝死了算因公殉职,网上还有讨论说这个应该不算殉职。我有一次去内蒙古出差,也是饭桌上当地一个干部跟我讲当地政府和日本有一个合作,对当地经济有帮助的合作,需要牧民给做交通的服务或者是一些接待的服务,但是牧民一听日本人不干,对不起,日本人我们不做。怎么办?领导就说只能我跟他们喝酒,喝到后来关系融洽了,行了,老哥我帮你接待了,就可以了。全靠喝酒喝出来的这种关系。
木空:这是多少年以前?
主持人:去年,在内蒙古的小城市还有这种情况,所以,有时候工作还真是这样。
木空:不过,现在我发现网络有个不好的东西,老是把小地方(的事)给炒大了,喝酒醉死人的的确有,这也是百年不遇的事。你说的东北的那个人,如果因为这个,咱从局外人来说至少应该同情他。
主持人:我挺同情他的,他是为工作,真的是为了当地的合作成功,必须得让这些人做这样的工作。
木空:我们不能提倡,但是我们也应该尊重人家,应该佩服他这种精神。
主持人:而且你跟这些人讲道理,他们可能很难接受,很难听得懂,你就是喝酒联络感情,感情到了这事我就给你办了,这是很简单的一个事情。
木空:因为中国的总体环境就是这样的环境,酒场我说它是不正之风的策源地,某些程度让一些人给异化了。实际上酒场就是联络感情的地方。
主持人:特别在内蒙这些地方,没酒量根本不行。酒场上讨厌的人我们有所了解了,可爱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木空:可爱,单纯从喝酒来说,谁实在肯定谁可爱。有一句话,宁可自己难受,不让劝酒的为难。如果在酒场上你能喝就喝,不能喝不喝,这个能够理解。如果你能喝,而且把话说得很周全,让客人觉得很舒服,让客人喝得挺到位,或者客人想喝多少让他喝多少,这种人肯定是可爱的。喝酒和工作一样,应该讲究诚信,讲究实诚,说话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