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上大讲堂:骆以军聊新作与台湾文学(3)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7日09:56  新浪博客
骆以军畅谈台湾文坛情况骆以军畅谈台湾文坛情况

  精彩语录

  伤痛永远没有办法平复,可是你不能让悲剧吞噬进去。

  30至40岁是一个小说家养成非常重要的成熟期,这时应该交出一两本好的书,写错了都没关系,写坏了都没关系,是你自己跳跃的过程,可是很多小说家在这个时候就离开了。

  创作是对自己心灵的高度挤压

  主持人:开玩笑。不过我听说有一点,写这个作品《西夏旅馆》的时候(患了)抑郁症三次。

  骆以军:是。

  主持人:很可怕,一次这个人很多时候就回不来了,三次?

  骆以军:不可怕,第一次可怕,我第一次碰到,陌生嘛,人会怕就是因为没经验,就像你第一次感冒也怕,后来我乖乖吃药,治疗了9个月。现在西方的药物其实都很好,没有什么副作用。

  主持人:百忧解。

  骆以军:比百忧解好。

  主持人:这个药说一下,比百忧解还好。

  骆以军:可能还有新的,不要乱买,正规看门诊,不要信中医。

  主持人:得抑郁症的原因我知道,是因为您父亲的遭遇,他的痛苦导致您感受到从而抑郁的,还是因为其它原因?

  骆以军:我可能从二十岁开始决定我要写小说,我把这件事当成一个像武士,像一个职业运动,从一个完全不懂文学的人,花非常大的努力来做,相信很多文艺青年也是这样一路走过来。可是我到26岁的时候,追我的女朋友,就是后来我的太太。我根本就是一个傻蛋,不知道有一天我要结婚、生小孩,后来我三十几岁的时候有了两个孩子,我很想写小说的愿望,和我得养家糊口,可是我又没有办法上班工作,我父亲那个时候又中风了。创作长期要把自己高度挤压,写这样一个痛苦的心灵,可是真实的世界,我慢慢后来发展不太会跟人接触,可是得要去接一些剧本,接一些广告,打一些杂,因为我没有办法去公司,当时经济上的压力,后来我写西夏,对当时的我来讲,当时我37、38岁,对我来讲有点太难了。所以,我的野心有点大,当时我写了半年。

  主持人:多种因素。

  骆以军:很大可能还是面对创作。你的小跑车的马力、转速可能只能跑时速100公里,硬要改装飙到500公里,所以就炸了。

  主持人:三次之后你有没有收获?是不是对自己要求别那么高?

  骆以军:有收获,不是对自己要求不要那么高,会悠着点,忧郁症会过去,父亲过世的伤痛,过几年又回到正常。伤痛永远没有办法平复,可是你不能让悲剧吞噬进去。那一次之后,我每一年春天都会发一次,可是发一次就没什么怕,来了一两个月就吃药,就好了。

  主持人:有一些作家可能心里不太爽的时候会写作,写的时候会把自己得很多情感都宣泄进去,觉得我好很多,您没有,您好像跟他们相反。

  您说您其实除了写作之外还要做很多工作补贴家用。另外我们了解到您也是通过写专栏来缓解一些经济的压力,所以在台湾这种作家的经济状况大概是什么样的?

  骆以军:我算幸运的。上一代他们碰到台湾比较好的阶段,就是媒体当时解严,就像大陆现在,他们书的销量比较好,可是后来这十年来,我不知道大陆这边的文学创作状态,这十年台湾的年轻人不大看纯文学。

  主持人:现在一般都看穿越小说、神怪。

  骆以军:或者全球化的翻译,台湾大概是翻译《哈利波特》。

  主持人:或者是年轻的成人这种东西,可能很少人看纯文学。

  骆以军:像我们这一辈,我的老师张大春、朱天心,他们那个年纪,一本书卖20万本、30万本,等我们30几岁成为专业作家,我们的量是2000本,出版社出不出你的书都成问题。有些我同辈的当时很有才气的朋友,他们后来去当出版社编辑,或者有的慢慢就到学院,本来在西方来讲或者是日本,30至40岁是一个小说家养成非常重要的成熟期,这时应该交出一两本好的书,写错了都没关系,写坏了都没关系,是你自己跳跃的过程,可是很多小说家在这个时候就离开了。

  主持人因为他要生存。

  骆以军:这是一个不好的环境。

  主持人:所以你决定当一个小说家,就选择了一种相对清贫的生活方式。

  骆以军:早些年(是这样),可是后来我大概几年前,有在一个杂志上写专栏,稿费不错,所以我后来的为生还可以。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只能跟骆老师聊到这儿,很受教,我们也得到很多。最后要跟大家说的是,如果大家真正对1949年跟随国民党去台湾的这一代人,他们的内心包括他们的生活有所了解的话,看《西夏旅馆》这部作品,你可能会有一个很直观的了解。谢谢骆老师,谢谢大家收看我们的网上大讲堂,再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