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 > 正文
精彩语录
马世芳:即使是隔着海峡,音乐的力量是扑面而来。我一路关注他的作品,他是脑筋清醒的,走在大家前面的,他始终知道当下做什么事情,有时候不免倔强、固执,但是身为艺术家的自觉始终很清醒的。
马世芳:音乐无边界
马世芳:你刚才提的问题就是说,那个年代大家懂行不懂行,那时候我们试图要让懂行的让尽量集合在一起做这么一件事情,我们把业内不管是歌手,作曲作者,制作人、DJ,文艺圈的人士,还有对流行音乐关注的就网罗他们来做。多年来一直有人希望把这个往下做,是不是可以延伸到21世纪,那时候只做到90年代初。我始终不愿意做。
主持人:为什么?
马世芳:不该只有我们这群人才能做这个事情,任务编组在大家毕业之后就解散了,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前程,有的人甚至已经不在台湾了。我们看西方世界的音乐杂志,每年有几十种不同版本的历史回顾,一天到晚再选100个了不起的重金属,史上最伟大的民谣,史上最伟大的摇滚单曲,有好多评选,我们编那个东西是抛砖引玉,难道不能有其他人做这样的事情,不能不想树立权威,只想树立认真讨论的态度。真的没有别人做。
后来就想,好吧,我们做吧。我们延伸到05年,做了200家,延伸到了21世纪,第二次做的时候,我们深切感觉到流行音乐这个行业的变化。首先我们再也不可能找到100多位业内人士来评选了,至少做《台湾流行音乐200佳专辑》的时候,以台湾为范围找的时候,纵观历史评委的名单已经不可能找到这么多人了。
第二个,专辑这个形式重要性,到了21世纪有非常明显的改变,这个事情跟这个行业不景气有很大关系。我也不认为在我们当年几个毛头小子做出那本书之后,对流行音乐的讨论就有了决定性的逆转,我们也不敢抱着这样的幻想,总希望多一点空间。不幸的是在台湾媒体的空间不增反减。做第二本的时候,内容写的更好,编辑变得更精巧,面对整个大环境不景气,心里五味杂陈的。有人问我什么时候做“300佳”,我说不太会是我来做了。
反正在这个过程里面发现非常有趣的事,大陆的年轻人对台湾流行音乐的历史,热情、投入、考据,心情热烈的程度是远远超过台湾本地的年轻人。
主持人:是吗?
马世芳:是的。我在很多地方,在网上看到,尤其大部分年纪都不是很大,这些歌很多出生前就出来了,他们对台湾流行音乐有那样的热情,我们的书《台湾流行音乐200佳专辑》出来,大陆就有从南到北的乐迷自己讨论,把这些全文几万字一篇一篇发给我们看,我们看了之后感激涕零,在台湾一个这样的东西都没有。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台湾出来的这些音乐到底对大陆的年轻观众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一直想弄清楚,这些年试图弄清楚,到目前为止只能说隐约感觉一些东西,可能是各位网友要告诉我们的。
主持人:同时我想问问马老师,一直都是在关心台湾的流行音乐,您有没有比较欣赏的大陆的音乐人和作品呢?
马世芳:有。我们从远到近说,开天辟地第一人肯定是崔健。我是在1989年夏天第一次听到崔健《一无所有》,完全不可能想象到大陆出现这样的作品,我们连大陆有没有摇滚乐都很怀疑,没想到他一出手不仅是极好的摇滚乐,而且创造了一个类型,太震撼了。我相信当年在大陆千万人被震撼,在台湾我们也感受到相当的震撼。即使是隔着海峡,音乐的力量是扑面而来。我一路关注他的作品,他是脑筋清醒的,走在大家前面的,他始终知道当下做什么事情,有时候不免倔强、固执,但是身为艺术家的自觉始终很清醒的。
魔岩三杰,我可能是最早听到的。刚开始他们请我和我的母亲,还没有发的白片,《梦回唐朝》《黑梦》,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还有《钟鼓楼》,我是在办公室里面听到这个作品,也是启蒙的时刻,那种震撼。
之后大陆引进台湾的作品速度也下降了,大陆的音乐也是在改朝换代,台湾没有引进,我们也很难听到。大概到了21世纪,中间隔了好长时间,重新才又开始有机会再听到当下乐队的创作,年轻音乐人的创作,最近这几年我的好朋友,叶云平先生他关注大陆的流行音乐,他推荐了好多乐队,周云蓬等等,也挺有意思,最近这两年我关注两个路线,独立乐队还有新民谣,我有机会也会在节目里面介绍。
去年大家都非常喜欢的万能青年旅店,我也非常喜欢,听说他们有机会可能会到台湾来表演,我是非常期待的。李志、周云蓬的民谣我也很喜欢。最近这几年有机会听到一些,大陆的年轻人透过网络推荐给我的作品,甚至可能没有出唱片,我有机会就听。张晓舟先生也推荐了一些作品。
这两年一直在补课,希望通过我的节目介绍一些,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主持人:给您推荐音乐的朋友有没有来自大陆的朋友?
马世芳:有。透过网络认识了很多在这边的朋友。公路写了一本非常棒的书《遥远的乡愁》,她后来跟我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她也是小娟的经纪人。之前认识了邱大力、颜峻先生,他们会告诉我他们心目当中好的作品。像豆瓣这样的社区网站,也会推荐一些觉得好的东西给我。所以我真的觉得有了网络之后,对于我大开眼界,有太大的帮助,有了网络真是太方便了。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马老师做客我们的节目,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一本非常好看的《昨日书》,希望对这本书感兴趣,或者对马老师主持的节目,马老师的作品感兴趣的网友,可以在网上关注一下,顺便也别忘了踩一下马老师的新浪微博。今天非常感谢马老师的做客。
马世芳:谢谢各位。
主持人: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