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上大讲堂160:国学专家赵士林谈国学与国学热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9日17:17  新浪博客

国学专家赵士林(左)与新浪主持人尹俊(右)
国学专家赵士林(左)与新浪主持人尹俊(右)

    “国学热”、“新国学”成为了近期的时代新名词,一方面,人们追求文化价值的回归,而另一方面,“国学”的概念被大众舆论炒作的纷杂模糊。今天,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学专家赵士林(blog)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与网友们探讨国学的奥秘。

访谈视频——国学专家赵士林谈国学与国学热

    精彩语录:

    赵士林:我们学习传统、弘扬国学,并不全是发思古之幽情,要把传统真正有生命力和内在价值的,永恒、普遍的东西拿出来化成我们的精神营养

 

    国学专家赵士林谈“国学与国学热”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新浪网上大讲堂,我是主持人尹俊blog)。今天要和大家讲的这个话题是国学与国学热。请到的嘉宾是著名的国学专家,中央民族大学的教授赵士林老师。欢迎赵老师。

 

赵士林:谢谢网友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赵老师最近出了一门新书《国学六法》。说到《国学六法》我看了一下到底是哪6法。以儒做人、以道养生、以禅清心、以墨尽责、以法为基、以兵入市。今天的访谈主题就围绕着这6法跟大家做介绍,同时也要就当年的国学热做一下阐释,很多人投身到了国学领域,这个领域也鱼龙混杂。我们言归正传,先从国学六法来切入,这本书的出版背景是什么样的?您写作这本书的最大心愿是什么?

 

赵士林:出版背景很简单。近几年弘扬传统文化,回归精神家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热潮。电视上、电视下、高校到民间,大家都关注传统文化,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对传统文化最关注的潮流。我写这书 跟这个潮流有直接的关系,以它为背景。我写这本书非常重要的动机,在中国任何事一热起来就有蒙事的,或者说带来一些不良效应。热首先应该承认是好事,大家 都关注传统文化当然是好事,但是一热起来多种因素就搀杂进来,刚才你讲到鱼龙混杂非常好。国学热也出现了令人警惕的几种形象,从改革往后退,从孔子往后 退,甚至从五四往后退,出现了不好的现象。我作为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有必要出来讲一讲什么是国学,究竟什么是国学。我们应该从国学里学什么,目前的国学 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警惕,我们应该校正它和反省它,出于这样的愿望写了这本《国学六法》。

 

主持人:是不是也有一些不属于国学的东西,化装成国学呈现在大众的面前了?

 

赵士林:你说的很对,现在国学热有很多,国学门还没进来,不知国学为何物,基本训练都没有的这么一些人,我讲的比较尖锐,我说是江湖骗子。

 

主持人:您讲的是张悟本为代表的?

 

赵士林:不仅是张悟本,李一,还有翟鸿燊,这些人大家已经看得出来了,他们的骗局被戳穿,非常的拙劣、低级。这么拙劣和低级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影响?大家看到张悟本,几个茄子就包治百病,喝一碗绿豆汤就能够益寿延年,这显然是非常荒唐的。

 

主持人:还有一个原因是不是传统文化的断层?

 

赵士林:这 是一个原因,五四的反传统,五四的反传统有历史的合理性、时代的合理性,应该从那个历史条件下、那个时代理解它。我们的文化断层不是从五四开始,五四反传 统有那个时代的必要性,真正的断层应该说是文革,一个彻底的断层,传统大逆不道了。大家基本的传统文化素养都丧失了,精神文化家园已经不存在了。

 

主持人:所以说国学热也是在为普通的大众寻找精神家园。

 

赵士林:这跟改革开放有关系,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的巨大成功,使我们有必要、有可能、有基础也有条件来回归我们的传统、重建文化传统、寻回文化家园等。

 

主持人:你觉得这个过程当中,学者应该做什么?普通的大众应该做什么?

 

赵士林:搞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应该把传统中优秀的有价值的东西,拿出来和民众共享,使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化成我们惊人的精神营养,这是非常重要的 工作,应该说是神圣的工作。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传统有非常好的东西,也有糟粕,我们要吸取传统的优秀的东西为我所用,但是也要警惕,死人拖住活人,传统的糟粕拖住你,成为阻碍你前进的绊脚石,这非常的可怕。

 

主持人:赵老师举个例子?

 

赵士林:比如说等级的思想,专制思想、复古思想,思维模式的问题。严复,那是位伟大的启蒙主义的思想家,他做中西文化对比的时候讲过一句话,中人夸多识,西人重新知。 中国人就夸耀学识渊博,我读了多少诗,读了多少古典这就了不起,但是缺乏创造性思维。西人重新知,西方无论从个人价值取向,还是从教育模式都讲创造新思 维。反观我们的教育体制,我们现在是应试体制,应试体制是背,高分就可以了,高分以后,意义如何?价值如何,不管,所以影响了我们未来得发展,这和传统就 有关系。我更关注的一个层面就是传统如何跟现实结合。传统的文化资源,用一个时髦的词叫整合,传统和现实如何结合,化成今天的文化资源,这个非常重要。

 

主持人:这个结合的关键是什么?或者开启结合的钥匙是什么?

 

赵士林:有一个立足点,任何传统,再好的传统,也必须从一种现代的思维态势,现代的价值取向,现代的社会发展,乃至未来发展需要出发来吸取传统,而不是为传统而传统。当然了,发思古之幽情,这也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但是我们学习传统,我们弘扬国学,主要还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要把传统真正有生命力和内在价值的,永恒、普遍的东西拿出来化成我们的精神营养。

 

主持人:您和我们上期的嘉宾,一个青年历史学者的观念在这方面不谋而合,他也认为我们看待历史的时候,应该拿现代文明的尺子去量,不能拿古人的尺子量。

 

赵士林:没错,立足点应该是现代。小平当时讲面向的时候讲的非常好,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我们学习国学也应该是这个。

 

主持人:你得拿今天的尺子量过去,不能拿古人的圈圈把我们套起来。

 

赵士林:这就是我说的死人拖住活人,那这样就本末倒置了,这个传统不如不学。

 

主持人:刚 才听赵老师给我们分析了一下国学热和国学热背后的很多深层次的现象。接下来我们谈谈《国学六法》,国学热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入的去剖析,但是我们先放一 放,大家如果更关注一下更深层次剖析的话题的话,不妨关注一下赵老师的文章,我们知道您在这方面是绝不手软、也不客气,对伪道士来说,您是深刻的揭示了他 们的面目。

 

赵士林:我是52号的博文中公开明确的指出,张悟本的所有身份都是假的。

 

主持人:您还说过李一?

 

赵士林:李一我说他是骗子。张悟本到李一,这些江湖骗子之所以横行给我们一个警示。最近还有一个曹操墓。

 

主持人:您说的不是这个曹操墓,而是这个事件。

 

赵士林:曹操墓真伪这个事件所折射出来的一些文化行为。

 

主持人:而且点明了其中一个人。

 

赵士林:对,叫闫沛东,他所有的身份都是造假,造假者打假,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吊诡,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点击进入网上大讲堂往期精彩回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