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 > 正文
抗战时期海军经历的惨烈战斗
主持人王莹:当地的地形地貌是什么样?
张帆:正好长江在那儿有一个拐弯的地方,而且江面比较窄,因为江面比较窄,江堤的堤岸比较高,中间的水道供通行的水道比较狭窄,这时中国海军把自己几乎所有的军舰全部沉在狭窄的水道上,形成了一道水下阻隔线,能够行动的军舰,还有一定战斗的军舰在这个水道后面进行防御,试图阻击日本舰队的进攻。
主持人王莹:等于打了一个埋伏?
张帆:当时沉的不光是海军的军舰,还有一些商船,有很多爱国商人把自己的船交给了国家,里边装上石头沉在这条水下才有可能封锁线上。实际上日本海军对这种封锁,它也从来没有见过,不知道怎么办,它就想只有先消灭这些护卫封锁线的中国海军的军舰,才有可能派工兵来炸这些船。把这些船炸毁以后,才有可能开辟一条水下的通道。日本只有派飞机来轰炸中国海军的军舰。在江阴展开了数日的防空战,在这场战斗中,真的可以用可歌可泣来形容。当时海军的两个舰队司令都是中将,在第一线,直接战斗而且受伤,所有的舰长都在指挥台上,所有的军舰都在战斗,直到打完最后一发炮弹,没有任何一个军人在那场战斗中表现出怯懦和逃亡。
主持人王莹:我们是怎么抵抗?
最主要是防空作战,日本人派飞机来轰炸的时候,主要是防空驱散。几乎那一战打光了中国海军的所有精锐。你要知道海军的旗舰,所有军舰中有一个主要的司令舰叫旗舰,最高指挥官的旗帜要挂在旗舰的桅杆上。战斗开始的时候,他还挂在一条巡洋舰的上面,这艘巡洋舰被炸沉了,司令员把旗帜换到另外一艘军舰上,继续战斗。这艘军舰又打沉了,再换到另外一艘军舰上,一次作战舰旗换了三次。所以,那场战斗打下来之后……
主持人王莹:挺惨烈。
张帆:非常非常惨烈。我觉得中国军人,特别是中国海军军人表现出了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家国担当和知其必死而义不旋踵的慷慨壮烈。
主持人王莹:非常顽强。
试图挖掘日本军人人性的作家让人不可理解
张帆:仔细看那段历史,你就会发现是中国政治的动乱造成了中国海军的薄弱,而不是中国海军的军人缺少献身的勇气。
也有很多读者给我来信,和我在网上交谈,我们现在有很多抗日战争的影视作品,但是从来没有人去反映这方面的情况。
主持人王莹:因为咱们没有胜利过,胜利很少。
张帆:是这样的,中国人对历史有过多的喜剧期待,他不太容易接受自己一个民族从血泊中艰难地爬出来的那种状态。他宁愿把历史做成一个软饮料,把它软化下来。我对这段历史有很多网友也提出来,为什么这些东西不可以写成一个电视剧去播放,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民族原来还有这样的一些英勇的人在作战。原因也很多,一方面史学研究过于缺少,它没有给这些作家提供更坚实的史学支撑。另外一方面就是你刚才说的,大家可能更希望看到辉煌的东西、胜利的东西。这种状态也持续了很久,我对这种状态也在不同的场合发表过一些想法。历史不是不可以演绎,实际上好莱坞的很多关于战争的大片,实际上它也在演绎。但是像我们国家特别是抗日战争阶段的历史就比较特殊,有些东西是可以戏说的,有些东西不可以戏说,像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我搞不太清楚为什么你可以放弃那么多英雄不去描写,而在这些英雄为国家、为家国天下流血牺牲的大背景下,编造一些离奇古怪的故事。比如说把抗日英雄都写得像土匪,喝酒、骑马,满身匪气;把日本侵略者占领区这种非常艰难的地下斗争写得很香艳,经常和日本女特务还有一些床戏;甚至最近有一些片子,还要努力去挖掘日本军人身上的人性。我个人感觉,这些历史观大概都不能令我满意。如果它真正面对这些最原始的史料的时候,我想这个作家应该自己觉得有愧。
主持人王莹:还是要尊重历史。
张帆: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