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 > 正文
王春元:在大潮来临时为什么有的人就能够屹立潮头,因为他们身上有一种特殊的禀赋。
精彩语录:
作为人的话,永远都有共通性的,但是作为每一个个体生命来讲,他的成功往往是不走寻常路的,往往是对规则的质疑和挑战者,这是人物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恰恰是他们的通病。
我更关注他们的困境而非巅峰
主持人:我不知道像这13位杰出的人物,他们在面对您的时候,您是如何让他们把自己的心里话一点点说出来的呢?
王春元:实际上这个问题我想是这样…
主持人:因为我也觉得像他们都很成功,在自己的行业里面也都是非常杰出的人物,他为什么会把自己的所有的心声毫无保留的告诉您?因为我们在这本书上已经详细的看到他们命运的那种沉浮,那种变化,有得意的时候,也有失意的时候,可能得意的时候他们很愿意去讲述,但是失意,一般他不会对外,对媒体,让公众了解他们不幸的那一面。
王春元:没错,如果说问题这么切入的话,我觉得问题就变的明快而简单了。就是说我们说过去那个时代之所以伟大,它伟大在哪里?它最伟大的东西就是解放了思想,解放了人性,它焕发出来了我们民族勃勃的生机,使整个民族赶上了整个时代的步伐。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人物他们的这样一种转变,这样的一种转化,他是因时代而起的,但是这些人物在他们转身之前,他们的面目、身份是不清楚的。你比如说有的人可能他就是草莽,散落于民间,有的人可能是官宦,有的人可能是技术人员,凡此种种,乡间郎中,教师,但是在这样一个历史变迁面前他们摇身一变,他们呈现给我们的是什么?让我们这个世界去关注他们的原因是什么?是财富。
但是呢,过多的财富往往遮蔽了他们人生在这样一个转变当中的那样一种困境,那样一种弱点。刚才一上来的时候我就跟你谈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说我做了20年的记者了,以前我们立标杆,树榜样,实际上在推导人物榜样过程的时候,我说它是一个抽血的过程,当我们把这个人物推导出来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让别人去学习,我们向他们学什么?我们发现我们推导的人物不鲜活了。
主持人:不真实了。
王春元:离我们很远了。实际上我们塑造他们的过程变成了一个抽血的过程,我希望我所能够塑造的人物他不仅仅有骨架,还有血肉,有伤痛,心里面是流血的,身上也有毒,也有新长出来的东西,我希望让人们看到一个全新的一个人物的成长过程。同时我恰恰没有关注他们的巅峰,而是在关注他们的困境。
柳传志曾因被骗300万而急出了病
主持人:这就是我们看到好多他们人物不幸的一面的原因了。
王春元:对,因为我们推导到对一个人物膜拜的时候,往往他们的光环遮蔽了他们内心的那种苍凉,这个恰恰是了解人最重要的东西,他的原发地在哪里,他的生命的那种力量在哪里,他为什么要走的比别人光彩,走的路径比别人远,我们要找到那个力量。所以我说每个人,上帝造人是公平的,每个人是公平的,但是有一点我觉得我可能讲是违心的,就是说每个人的禀赋是不同的。
为什么在大潮来临的时候,有的人就能够屹立潮头,那就是他们身上有一种特殊的禀赋。人是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有的时候大潮来临以后人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就被泥沙裹胁着,随着大潮而去。你比如说刚刚讲到了,这个书里面我专门写到几个人的困境,你比如说柳传志。
主持人:他创业够晚的。
王春元:柳传志多么让世人仰慕,但是我关注他的点就是两个,一个,他向我倾吐了在过去的30年里面,他因为做一单业务,因为300万被别人骗,这个知识分子为了追回这300万,心力焦躁的让自己患上了疾病。我妄图找到人在家族,在他的基因,在他的骨血里面可能存续的那样一种力量是什么,是什么东西能够使他作为一个中国软弱的知识分子,在这样一个不可抗拒的大潮面前他毅然决然的选择转身,一旦要选择做企业家,他就不回头。
因为我们知道知识分子有时候他有软弱性的一面,他有彷徨和退缩的那一面,但是他身上一旦选择以后,义无反顾。这是一种生命的力量催他,推他,走向了他人生的一个顶点。
质疑和挑战是所有成功者的“通病”
主持人:王老师,这本书里面大多数人物都是事业有成的,那这是不是也是他们性格的一个共通性,就是他们在选择方面能够把握住机会?他们的生命控制力是非常强的,所以事业成功了。
王春元:应该说我觉得你讲共通性也行,作为人的话,永远都有共通性的,但是作为每一个个体生命来讲,他的成功往往是不走寻常路的,往往是对规则的质疑和挑战者,这是人物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这恰恰是他的通病。
主持人:我觉得采访了这么多人,您肯定知道他们好多人成功的秘诀了。
王春元:每个人路径不可学,实际上我来做这样的东西,并不是说想让他们作为榜样去学,我只希望我写这个人物,我是感悟生命,感悟那种超越生命、超越时空的那样一种力量,别人的精彩生命带给我的感动,就是这样,我没有任何目的性,想要怎么样,我就是如实的记录他们,去和他们做交流,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年心灵史: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