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华:冯友兰在文革中为什么没有自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16:49 新浪博客

图:

图: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冯友兰先生的入室弟子陈战国。

    精彩语录:

    冯先生跟我们讲到文革时期,就会告诉我们:学哲学的人应该有这样的智慧,不能轻易地自杀。当时北大的两位学术权威都被毛泽东在八届二中全会上点名批评,说你们要学习帝王将相,就去找北大的简教授;要学唯心主义,就找北大的冯友兰教授。

    “文革岁月”:刚手术完带着排尿管的瓶子就被拉去批斗

  主持人:我们做了一个简短的连线,宗老师也很有意思。

  李中华:她耳朵不好,耳朵背,80多岁了。

  主持人:哇,听她的声音一点也听不出来,感觉她的声音还是非常年轻的。

  陈战国:80岁,去年给她过的生意。

  李中华:81了。

  主持人:还是比较遗传他的父母比较健康长寿。感觉非常难得,如果她今天也坐到咱们这儿肯定会聊得非常精彩。我刚才听到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就是文革时期,那个时期相信对中国的每个知识分子来说都是非常难熬的时刻。这本书当中也有一些说法,当时他的妻子看到冯先生有没有出来打饭,如果出来打饭就放心了,哦,他没有自杀。那个时候不知道冯先生怎么度过那么艰苦的一段岁月和时光的呢?

  李中华:冯先生自己的回忆录里谈到了这个问题。“文革”当中冯先生受到了,应该说从精神到情感甚至到肉体的很多伤害,这是现在的人很难想象的。那时他已经快78岁,又有好几种病。我记得有一次刚刚动了手术,前列腺肥大切除,排尿管挂一个瓶子导到外头来,在这种情况下他就被斗了,带着排尿管的瓶子,在北大的第二体育馆,在那儿批斗的,当时好像是不是有中央一级批斗的人拉到这儿,冯先生陪斗。而且那是秋天,风很大、很冷。

  陈战国:深秋了。

  李中华:一个快到80的老人,还带着排尿管,插着管子都要到那个台上去斗。

  主持人:两位老师印象深刻。

  李中华:非常深刻。受到精神上甚至是肉体上难以想象的一些苦难。

    文革中被毛泽东点名批评

  主持人:但是我们的大师非常坚强。

  李中华:对。所以,后来跟我们学生讲课,讲到这一段的时候,说学哲学的人应该有这样的智慧,不能轻易地自杀。当时北大有两位都是学术权威,一位是历史系的大权威,一位是冯友兰先生,当时都被毛泽东在八届二中全会,在一次会议上点名批评,说你们要学习帝王将相,就去找北大的简教授,要学唯心主义,就找北大的冯友兰教授。

  主持人:天呐。

  李中华:毛泽东讲话以后他们就被关起来了。

  主持人:一般人是接受不了的,主席的直接批评。

  李中华:关了一段,有一段时间回家,简先生就自杀了,简先生和他的夫人一起吃了安眠药,这时的军宪队、工宪队怕冯先生自杀,就把他放出来了。当时冯先生跟我们讲,我不会自杀。我认为冯先生不会自杀,一个是他得益于儒家的影响。一个人的生命是为什么而死,不能死得轻于鸿毛,要重于泰山。所以,他不会轻易死。因为在他的心目当中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就是七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他还没有完成。

  主持人:有信念支撑着他。

  李中华:说明什么呢?他第七卷是在他95岁去世前三个月完成的,完成他就放心了,如果没有完成他还会挺着。

点击进入网上大讲堂往期精彩回顾

《实说冯友兰》:第一部

《实说冯友兰》:第一部关于冯友兰的访谈实录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