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宗璞谈冯友兰趣事:差点把爸爸当饺子煮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16:49 新浪博客

图:

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冯友兰学生李中华

    精彩语录:

    我认为父亲冯友兰先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他有理想,有他的事业,而且非常专心地去做,他是一位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作为哲学家,他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作为教育家,他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出大学要教育出来的是独立的人,而不是器。

    李中华:《中国哲学史》为何多次修改

  主持人:我记得您这本书上还劝过他,说冯先生,您不用那么辛苦了。觉得冯老先生都已经出了自己的书,为什么还要修订。

  李中华:因为解放前,他写了第一种哲学史,名字就叫《中国哲学史》,两本,这两本是奠定了中国哲学史,用现代的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一个奠基之作,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之前胡适先生做了一个《中国哲学史大纲》,没有写完。冯先生这两本哲学史写完了,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地用西方的方法或者是用现代的方法来写的中国哲学史。

  主持人:很有历史价值和意义。

  李中华:具有开创意义。40年代中期他又在美国用英文写了一部专门给西方人看的一部中国哲学史,名字叫《中国哲学简史》。这两本书写的都很好,1949年以后他又进入了哲学的思考、创造,就提出所谓的旧邦新命,给我们一个古老的国家,但是有新的历史使命,新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他能做什么?要解释传统的这些文化、传统的哲学,他就立志要做出一部新的哲学史,所以起名叫《中国哲学史新编》。这个工作早就开始了,60年代初就开始了,写了两本,但就是到了文革了。

  主持人:因为文革打断了。

  李中华:所以文革当中他又修订了这两本,是用文革时期的观点写的。所以,到改革开放的时候,这两种都过时了。

  主持人:所以要修订。

  李中华:不仅要修订,原来就写到第二册,第三、第四要写完,计划写七册。这时85岁的时候才开始修订1、2册,我给他做的主要工作是,他都有现成的稿子,就帮他改。

  主持人:听说还有一个学生是专门记录他口述的一些东西,您再来修改。

  李中华:对。

    李中华:冯先生教会我学问和做人

  主持人:在修书立著的过程中,冯先生对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李中华:影响当然很大,对我影响应该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做学问,对我的影响,刚才战国同志也说到了,对我们做学问的影响、学术的影响,这当然都是非常重要,也决定我们后来的学术道路怎么走,从老师身上无形当中、有形当中都学到了一些东西。再就是做人这方面的影响。实际上对于读书人来讲,就是两个,学问和做人。这两者要把它统一起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因为冯先生很欣赏宋儒做人的精神,要堂堂正正做人。特别是在学问上、学术上不能搞那些花架子、虚假的东西。让我们要踏踏实实做学问,也要踏踏实实做人,这两者完全是统一在一起。

  主持人:有没有让你们学习的目标和榜样呢?

  李中华:我们自然就把冯先生当成榜样了(笑)。

  主持人:两位特别有幸跟冯先生一起学习那么多年,也肯定受了不少影响,但更荣幸应该是他自己的女儿,肯定深受的影响更多。接下来我们做一个电话连线,看看宗璞老师受了哪些影响,或者是得到冯先生的真传。我们做一个电话连线。

  (连线冯友兰先生女儿宗璞)

    冯友兰女儿宗璞:小时候爸爸并不关心我

  主持人:宗璞老师您好,您身体怎么样?

  宗璞:我还好,谢谢。

  主持人:我是新浪的视频主持人王莹,现在和冯友兰先生的两位学生李中华老师和陈战国老师一起聊冯先生。我们刚才在聊冯先生对两位老师有什么影响,我们都羡慕您,冯先生肯定对您的影响是最直接的,聊聊您眼中的冯老先生对您的影响有什么样?

  宗璞:我的老爸,李中华和陈战国都非常了解。

  主持人:他们谈了他们眼中的冯先生是什么样,我们下面想听听您眼中的冯先生是什么样?

  宗璞:很难在很短的时间说怎么样,我就谈谈我眼中我的父亲。我从一个女儿的角度,我认为我的父亲冯友兰先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一生专心做他的事业,他有理想,有他的事业,而且非常专心地去做,他是一位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作为哲学家,他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写出了心理学六本书,称为箴言六部书。作为哲学史家,他写出了《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三部史学著作,还是比较少见的。作为教育家,他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他提出大学要教育出来的是人,而不器,器就是东西,他教育出来是杜立的人,有自己的头脑,有自己的情感,可以自己判断这个社会的事物,而不都是训练出来的器、一个东西,这个理念我觉得是重要的。

  主持人:还是宗老师概括得全面。他那么忙,总是修书立著,是不是没有时间陪您,没有办法和您在一起?

  宗璞:对小孩子的教育是吧,我可以给你讲一点,他每天工作是非常按部就班的,他从来不开夜车,做什么事情是持之以恒。

  主持人:生活很规律。

  宗璞:他的脑子老是在那儿思索哲学问题。对于小孩子来讲,可以说不是很关心的。(笑)

  主持人:不关心您呀?是不是都关心中华和战国老师去了,关心自己的学生了(笑)。

  宗璞:他对小孩子的影响是一种自然而然在家里的影响。

    女儿宗璞笑谈冯友兰“文革”岁月的逸事

  主持人:是不是家里小孩一看爸爸读书了,我也应该读书,爸爸在忙,我就乖乖的不闹了,是不是这样?宗璞老师,听我们的编辑说,您还有一个非常好的读书方法,是冯先生亲授给您的,在这里能不能介绍给我们各位网友呢?

  宗璞::我再给你讲一点我父亲的一个小故事。

  主持人:好,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宗璞:在“文革”里,我们的房子多被人占了,大家都挤在一个小屋子里。当时我在城里工作,有一天回家,我母亲就说来包饺子,改善生活,包了一盘饺子。煮饺子的时候,这盘饺子就找不到了,后来找了半天,我的父亲坐在这盘饺子上。

  主持人:真的(笑)?

  宗璞:他一点都不觉得,因为他满脑子都在思考哲学的问题,他就是这样的专心。

  主持人:我知道了,思考的太投入了。

  宗璞:太投入了,是这样的,很专心。他非常爱读书,也自然而然地就养成了我喜欢读书的习惯。我家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麻将牌、扑克牌。

  主持人:他就没有其它的娱乐生活了吗?宗老师,冯先生还有其它的爱好吗?

  宗璞:爱好就是读书。

  主持人:好,我们知道了。宗老师,说心里话我们还是真的有几分遗憾,今天没有来到新浪的演播室,希望下次有机会,我们能够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

  宗璞:好,好。

  主持人:谢谢您宗老师。祝您身体健康,老师再见。

点击进入网上大讲堂往期精彩回顾

《实说冯友兰》:第一部

《实说冯友兰》:第一部关于冯友兰的访谈实录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